搜索
  登录

藏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藏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称  谓

分布区域

简  介

藏戏是主要用藏语演唱的西藏自治区的戏曲剧种,相传最初是由七位姐妹组成,表演佛教神话故事,因此藏语名为“阿吉拉姆”(“仙女”之意)。流行于拉萨和山南、日喀则、昌都部分地区以及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地,是带有浓郁藏族文化特色的古老少数民族戏曲剧种。

藏戏源于公元8世纪的宗教艺术,779年,桑耶寺的落成典礼上演出了一场表现佛经故事的民间舞蹈哑剧,这被看成是藏戏的雏形。公元14世纪高僧汤东杰布为了募款修桥,将跳神仪式和民间歌舞相结合,创造了藏戏以宣传宗教,因此他也成为藏戏的鼻祖。藏戏的产生不仅深受宗教仪式的影响,也离不开民间说唱及歌舞表演的传统。公元17世纪,藏戏逐渐摆脱宗教仪式,融合唱腔、念白、表演、舞蹈等方式为一体,艺术形式日趋成熟。

图71 藏戏演出剧照之一

每年藏历七月(公历八月)的雪顿节(又称“丰收节”)是藏戏会演的日子。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八大藏戏”:《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剧作多为喇嘛创作,大多含佛经内容或民间传说,主题多为劝恶扬善,一般剧目篇幅较长,如《诺桑法王》可演三天。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传统剧目外,新编有反映民主改革、军民关系、农牧业生产、社会新风尚等主题的现代藏戏剧目。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相结合,其唱腔高亢雄浑,古朴粗犷,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是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增加了竹笛、大唢呐、扬琴等民乐乐器和西洋乐器。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以歌舞为主要形式,主要是开场祭神,祈福并且大致介绍剧情;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先由戏师上场介绍故事发生背景、情节、人物造型等,然后演员才登场表演,这一部分演出时间的长短由戏师决定,长则两三天,短则两三个小时;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表演结束并表达祝福吉祥。从开始的开场祭神到结束的送福,我们不难看出藏戏表演过程中的浓郁的宗教色彩。

图72 藏戏演出剧照之二

面具在藏戏表演中作用巨大,因为藏戏的服装只有一套,演员上场无须化妆,只需要戴面具表演,使得藏戏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两大派别,以及一个独角戏形式。其中白面具由山羊皮制成,眼角向上象征汤东杰布,眼角向下象征五世达赖。白面具派形成时间较早,艺术形式也比较简单;蓝面具质地坚硬,相传渔夫猎人因为长期在湖边和山上劳作,脸色常常被映照成蓝色,故而面具也呈蓝色。这一派别由于产生时期较晚,艺术形式较完整,出现了藏族地区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觉木隆剧团,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戏师和演员,如唐桑、扎西顿珠、米玛强村、伦登波等。现在我们看到的藏戏表演中,面具是藏戏演出中角色程式化的重要特征。面具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白色代表温和、善良和纯洁;黑色则代表凶恶、压抑和恐怖;黄色代表广大、吉祥和渊博,如活佛面具即为黄色;绿色代表柔顺、贤良和端庄,如王妃面具即为绿色;红色代表威武、神圣和庄严,如国王面具即为红色。藏戏面具在表现戏剧情节及人物性格的同时,将古老的神祇面具带到了世俗世界中,将人类的真善美、假恶丑以夸张的手法象征性的表现出来,形成了藏戏独具韵味的艺术风格。

藏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戏剧,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藏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没有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好地保存了原始的演出风貌,突出的宗教神祇文化特征对戏剧发生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藏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