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傩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傩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别  称

分布区域

简  介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存在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商代岁末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的活动,随着后来的驱傩仪式逐渐朝娱乐方向发展,具备了娱神和娱人的多重意义,逐渐发展成戏剧形式。傩戏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的综合产物,是原始戏剧形式的现实体现。

傩戏是伴随着人类原始精神世界中对图腾崇拜的文化意识而产生的,是古老傩文化的产物。傩,又名“大傩”“驱傩”,即驱鬼消灾。在先秦历史中就能看到有关傩舞活动的记载,在傩舞活动上,会有“方相”(傩舞演员)头戴面具和冠,金色四目,身穿熊皮,手拿戈、盾,嘴里发出“傩、傩”的声音。那时的傩舞是一种傩仪式上的行为,是古代人们一种宗教意识的体现。经过漫长的孕育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在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傩舞开始发展为戏剧形式,成为端公戏、傩堂戏。

傩戏流传范围广,种类繁多。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形成后向各地迅速发展,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艺术特色,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戏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艺术养料,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目前我们从地域进行划分,傩戏就有二三十种,汉族、壮族、侗族、苗族、土家族、彝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傩戏。

图67 民间傩戏演出现场

各派傩戏在表演艺术上最突出的共同特征就是宗教性,傩戏是宗教的载体和附庸。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迎神法式(开坛)、演出剧目(开洞)、送神法式(闭坛)。清末的傩戏班子边做法事,边演傩戏。他们既能舞,还会“判卦”“绘符”“念咒”等法事技能。傩戏班多以“坛门”组合,艺人一般以做法事开始,以唱《盘洞》戏为结束。在傩戏演出中,还穿插着不少巫术表演,如捞油锅、捧炽石、过火炕、跺火砖、吞火吐火、踩刀梯等。尤其在乡村傩戏表演中,很多村民还保持着通过傩戏请神还愿的思想,傩戏中的演员也同样怀揣神灵附体的观念,在戴面具表演之前,要沐浴更衣,烧香拜奉,村民既是观众又是参与傩戏的主体,目的是为了降福祉于傩戏活动中所有人的身上,因此整个傩戏演出的过程充盈着浓厚的宗教活动的氛围,而并非单纯的娱乐功能。

戴面具进行表演是傩戏的一个重要特色。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大多用杨木、柳木制成,质地坚硬、经久不裂。近年来出现棉、丝质,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佩戴方式有全面,有半面,这也是后来戏曲表演脸谱造型的前身。傩戏面具表演方式源于古代傩仪式活动中巫师头戴面具的传统,融合各个民族和地区自身的风俗文化和审美特点,绘出不同的花纹及色彩,虽然纷繁多样,但各地大同小异,都有震慑鬼魅、消灾避祸的用意。

傩戏常见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内容多为民间神话、历史传说,体现驱凶纳福的观点,宣扬惩恶扬善的主题。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演员唱多白少,演唱多用本地方言和本地唱腔,声调古朴,伴奏乐器多为锣、鼓、钹等。不同流派的傩戏表演还有特殊的表演步法、技艺,如泸州端公戏中的扎坛墩(开坛迎神)中的掌坛师(巫师)步法进退都有规律,手法花样上百余种,每种都有一种意义。傩戏音乐丰富多样,有的融合有民间音乐的山歌小调,一唱众和;有的融合宗教音乐,旋律简单,吟诵为主;有的融合地方戏曲声腔,角色唱腔基本稳定……特色的音乐形成了傩戏热烈浓郁的表演气氛。

随着科技文明的推进,傩戏中娱人的功能日益明显,反映世俗生活的题材明显增多。作为人类古老的精神产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它的“化石”作用,对傩戏的重视和保护也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2006年,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68 傩戏面具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