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道情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道情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朝  代

分布区域

简  介

道情源于唐代的道观内道士所唱的“经韵”《承天》《九真》等道曲。宋代发展成道情鼓子词,开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清代乾隆年间,说唱道情登上戏曲舞台。

道情种类繁多,按照地域来分,在陕西,有陕北道情、关中道情、商洛道情、陕南道情等;在山西,有晋北道情、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等;在甘肃,有陇东道情;在河南,有太康道情戏;在山东,有渔鼓戏、蓝关戏等。太康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有一定的影响力。

图63 《永济道情》演出剧照

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以晋北道情和临县道情为例,晋北道情形成后,戏班多是由村镇自办自演,在农闲和庙会、春节期间演出。晋北道情的唱腔曲牌有72大调,如〖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劈破玉〗〖大红袍〗〖皂罗袍〗〖山坡羊〗〖油葫芦〗〖苦相思〗〖五花腔〗等。晋北道情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重文轻武,重唱功。临县道情的唱腔曲牌丰富,所谓“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子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

道情戏的题材多描写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生活等。早期剧目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如《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张良传》《庄周传》《杭州卖药》《五龙台》等。中期内容多为劝人从善的故事,如《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李翠莲传》《烙碗记》《三皇姑出家》《何文秀三死》等。后期剧目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如《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赶脚》《摸牌》《山贤》《四劝》《打瓦罐》《豆腐换妻》《秃子闹洞房》《休妻》等。这类剧目来自民间,以丑角和彩旦为主,表演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近来,道情戏剧目多改编自梆子剧种,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如《金沙滩》《宁武关》《明公断》《斩黄袍》《玉虎坠》《血手印》等。

国家和地方政府很重视道情戏的保存和发扬。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右玉县建立了专业的道情剧团,1982年雁北戏校道情中专班毕业的学生,集体被分配到右玉县,组建右玉县道情剧团。2007年6月8日,山西省临县道情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