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彩调剧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彩调剧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别  称

分布区域

简  介

很多人看过电影《刘三姐》,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陶醉,如果我要告诉你,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戏曲电影,你会不会很惊讶呢?不错,这确实是一部戏曲电影,它的剧种名称叫彩调剧。

彩调剧也称调子、彩调、彩灯、唱灯、耍牡丹、大采茶等,源于广西桂林地区农村歌舞,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1955年定名为“彩调剧”。彩调剧源于广西地区流行的采茶歌、彩灯,后来吸收了桂北民歌和小调,逐步衍变为戏曲。

彩调剧反映现实生活,运用民间俗语,风趣幽默,别有一番韵味。如《王三打鸟》:

多用“呀啰吔”,平易、自然,又诙谐、风趣。

图61 《刘三姐》演出剧照

彩调的角色行当,有生、旦、丑等。生分为小生、老生、娃娃生三类。小生多饰机智、活泼的青年,表演唱、做、念、舞并重。旦分花旦、正旦、老旦、摇旦四类。花旦常演歌舞戏,优美、活泼、俏丽、可爱,唱、做、舞并重。如《王三打鸟》的毛姑妹,《刘三姐》的刘三姐等。丑分正丑、烂丑、褶子丑三类。正丑常饰农民,有老有少,多是正派人物,动作明快、大方,唱、做、念、舞并重。如《阿三戏公爷》中的阿三,《一抓抓磨豆腐》中的一抓抓等。

彩调行当在表演中特色鲜明,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都堪称精彩。小丑的步法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类。丑角的步法有蹩脚步、扭丝步、踌踢步、试探步、桷挪步、矮子步、蹉步、滑步等。旦角的主要步法有纵步、碎步、小跳步、上坡步、挪步、云步等。彩调的转身用于步法、扇花的变换或亮相,使之衔接自然。亮相时,生角和旦角常用的有金鸡独立、魁星点斗、回头望月等。

彩调音乐唱腔属曲牌体,分腔、板、调三大类。共有四百多首,大多夹有“哪嗬嗨”“哝嗬嗨”“嗬嗨吔”“一朵蓉”“抑莲痄”“嘟哩啷哞”等衬词。曲调根据行当、人物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故有“词多共用,板腔细分”之〖四平腔〗是彩调的主要唱腔,使用最多。唱腔旋律以七字上下句为多,四段一首的唱腔旋律次之。

图62 电影《刘三姐》

彩调剧剧目分为小戏和大戏。小戏分两类:一是在对子调基础上形成的剧目,有《送花》《送扇》《跑菜园》《观灯》《拜新年》《卖杂货》等数十个,表现男女爱情,故事情节简单。二是根据社会见闻和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如《讨学钱》《双采莲》《双看相》《瞎子观灯》《瞎子算命地保贪财》等。大戏题材多源于历史传奇和神话传说,包括《两河看亲》《二女争夫》《半夜拜菩萨》《卧冰求越》等。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剧目,如《满姑娘上广西》《陈姑追舟入白云楼》《王三打鸟》等。彩调多是喜剧,偶尔出现一些有滑稽对打动作的武戏。彩调剧演员,著名的有罗少廷、冷贵甫、朱五八、秦老四、潘芒扭、梁如山、刘芳、李大树、吴老年、张桂妹、傣化屑、何佩云、傅锦华、罗亮、杨爱民、王玉珍、戴海平等。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剧《刘三姐》的上演,使得观众开始关注彩调剧。政府对彩调剧的重视以及人们的日渐关注,使彩调剧得到一定发展。2006年5月20日,彩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