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花灯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花灯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朝  代

别  称

分布区域

简  介

图58 花灯戏《枫染秋渡》演出剧照之一

花灯戏俗称灯夹戏、花戏等,形成于清代中期,流行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南方地区。花灯戏源于“跳灯”,农民在庆祝丰收和节日时,经常坐在一起,手拿扇帕,围着灯载歌载舞,这种庆祝方式便是“跳灯”,后来发展成为有故事情节的“灯戏”,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戏曲剧种。根据流行区域的不同,花灯戏有很多种,以湖南地区为例,就有湘西花灯戏、湘北花灯戏、湘南花灯戏几种不同的类别。湘北花灯戏以平江花灯戏为代表,湘南花灯戏以嘉禾花灯戏为代表,各具特色。

花灯戏的音乐唱腔有“胖筒筒腔”“神歌腔”“小曲杂调”三种。“胖筒简腔”源于四川梁山调,由上下两句职腔和过门组成,在贵州称为“丝弦灯调”。“神歌腔”也称“台灯调”,它是由上下句或四句式为主的单曲体加以板式变化的结构形式,主要板式在四川花灯戏中称〖一字〗〖二流〗等,在贵州花灯中称〖数板〗〖路调〗等,在〖数板〗中又有〖催板〗〖快板〗〖骂板〗〖哭板〗之分,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小曲杂调”包括明清俗曲和各地的山歌、小曲、俚调等,种类丰富。如贵州花灯戏《七郎句蛇妹》使用了〖月调〗〖四小景〗〖玉美人〗等富有当地特色的小调;广西乐业县的花灯戏吸收了当地的〖敬烟歌〗〖送哥调〗等民歌;大理的花灯戏吸收了白族吹吹腔〖一字腔〗。

图59 花灯戏《枫染秋渡》演出剧照之二

花灯戏的唱腔吸收民歌小调,丑、旦、生、净的表演载歌载舞,动作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如《山伯访友》中的一段:

唱词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欢快明朗。

花灯戏的角色有丑、旦、生、净。丑角俗称花鼻子,又称赖花子;旦角俗称么妹子或包头妹。花灯戏的表演吸收了花灯歌舞的身段和程序动作,如“黄莺胺翅”“黄龙缠腰”“童子拜观音”等,还将一些地方的民间舞蹈容纳进来,如彝族地区的花灯戏吸取了彝族的“踩荞步”“跳弦步”等舞蹈。正因为花灯戏来自于生活气息浓郁的民间,戏剧人物少,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加以唱词、对白通俗平易,容易理解,因而具有轻松欢快,曲风明朗的特征。又由于体制自由精悍,演出不受场地的限制,时间可长可短,形式灵活多样。

花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旧小说、民间故事,主要有《驼子回门》《裁缝偷衣》《请长年》《皮金滚灯》《闹窑》《借妻回门》《打花鼓》《芦花教子》《山伯英台》《莺莺饯行》《王小二闹店》《刘三妹挑水》《杀狗劝夫》《王二编诓》《洗裤玩灯》《幺爹劝赌》等。

2006年5月20日,花灯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