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河北梆子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河北梆子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朝  代

分布区域

简  介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有影响的传统戏剧剧种了,它并非在本地土生土长的,而是由山陕梆子传入河北后形成的。清代康熙年间,北京已有梆子腔流行,到了乾隆年间,秦腔艺人魏长生入京,扩大了梆子腔在北京的影响。山陕梆子在北京、天津和京津附近各县的流传过程中,根据当地的语言、音调等对唱腔特点、表演风格等做出调整,形成河北梆子这一新的声腔剧种。我们从人们对它的称呼上也能看出来:旧时河北梆子艺人曾经自称“秦腔”,山陕梆子艺人却称它为“京梆子”“卫梆子”。清代光绪年间,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各地城镇和农村,在京城展开了和京剧的竞争,两者经常同台演出,被人称为“梆子二黄两下锅”。

图37 河北梆子《合凤裙》剧照

河北梆子的角色行当和表演程式大致与京剧相同,生行中以须生为主,唱做并重;旦行中的青衫以唱为主,在《宝莲灯》等剧中能连唱数十句甚至百句以上。净生行当是河北梆子不同于京剧的一个特殊行当,其特点是须生扮相、花脸唱腔,兼用生、净两行表演程式,由净行演员应工,如《庆顶珠》的萧恩、《三击掌》的王允、《金沙滩》的杨继业等。

传统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笙、唢呐、三弦等,新中国成立后,乐器又有很大发展,加入梆子、扬琴、二胡、板鼓、锣钹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除在个别剧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伴奏人物舞蹈动作。

河北梆子剧目分传统戏和时装戏两类。传统剧目多沿自山陕梆子,也有对昆曲、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的移植,今存抄本550余个。其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影响较大的有《蝴蝶杯》《秦香莲》《春秋配》《金水桥》《教子》《杜十娘》《喜荣归》《南北合》《三上轿》等。新中国成立后除整理传统作品外,也改编或移植了不少作品,包括《宝莲灯》《窦娥冤》《断桥》《陈三两》《血泪仇》《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

河北梆子知名演员有田际云、郭宝臣(元元红)、侯俊山(十三旦)、崔德荣(灵芝草)、赵佩云(小香水)、刘喜奎等。

图38 河北梆子《战宛城》

兴盛时的河北梆子除盛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上海、山东和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城乡外,苏州、扬州、武汉、开封等地也曾是河北梆子班社经常演出的地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北梆子一度衰落,班社解体,艺人星散。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恢复建立了一些演出团体和戏曲学校,河北梆子又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现在的专业剧团中,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是主要演出团体。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