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宜黄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宜黄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朝  代

分布区域

简  介

顾名思义,宜黄戏是来自于江西宜黄的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西抚州、饶州、赣州以及闽西等地区。它旧称宜黄班、宜黄调,历史非常古老。宜黄戏形成的具体年代虽然不能确定,但它在清代乾隆时期已经盛行,它的形成当比这个时期早。

宜黄戏是“二黄”在江西地区的遗留,它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还有西皮、平板(四平调)、高拨子、吹腔等。宜黄戏的唱腔简单质朴,原始粗犷,音少而声短,男女同调不同腔。音乐的板式结构为上下对偶格式,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形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七字句和十字句。

宜黄戏的表演行当齐全,净角的表演大多豪放、爽直;生角的表演大多儒雅、大方;旦角的表演大多端庄、娴静。总体上的表演给人以粗犷古朴、简洁明快的感觉。唱念做打,程式严谨;一招一式,循规蹈矩。对演员基本功要求甚严,相传练功时须“腋下夹蛋,颈旁备针”。

图23 宜黄戏《春草闯堂》

宜黄戏的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排场以及一些古老的表演方式,显得十分古朴。比如,骑马这一表演程式,别的剧种都以马鞭代替马身,宜黄戏却仍然采用元明杂剧的方式。《四图齐》“花园点马”一折,齐景公点马时,钟离春和四个女兵不用鞭代马,却采用元明杂剧的骑车马,即以马形扎于身上,随着锣鼓打出的马蹄声,应节而舞,做出各种跑马身段,满台来往穿梭,别具风采。这种古老的表演方式在其他剧种早已绝见,而唯独在宜黄戏中保存下来了。

与古老的花部戏曲一样,宜黄戏传统剧目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引人关注的是,这些剧目保留了很多二黄腔,专唱宜黄腔的就有五十多种,这在地方戏剧种中是独一无二的。宜黄戏代表剧目有《清官册》《药茶记》《三官堂》《奇双配》《四国齐》《雌雄鞭》《庆阳图》《双龙会》《上天台》《老君堂》《飞龙传》《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龙凤阁》《拷打春桃》以及《八仙飘海》等。

时至今日,宜黄戏魅力仍存,这个古老剧种经历了数百年的积淀与锤炼,更加古色生香,成为中国传统戏剧宝库中的珍品。2006年,宜黄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