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越调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越调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朝  代

别  称

分布区域

简  介

越调又名四股弦,流行于河南黄河以南地区、湖北西北部、安徽的部分地区,以及临近河南的部分地区。历史上,越调以湖北襄阳为中心,到达十堰、荆门、荆州、宜昌等地,是为湖北越调;从湖北省外向北传播到毗邻的河南南阳地区,再折而向北向东,到达黄河以南的河南大部,以及豫北的焦作等地,成为具有中原特色的河南越调。

图13 越调演员(摄影:秋地)

越调形成的时间及原因不详,其名称由来也不明。有人说是在明代后期,一支从浙江来的海盐腔遗留在了河南,形成了越调,浙江为古越地,因此称为越调,可备一说。史料中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作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杂剧《卖情扎囤》,其第三折“阻约”,写河内客人尹柏亭(净)和广西药材商人余浙水(丑)在京师妓女丁惜惜家唱曲,他们的对白中提到了越调:

从“腔板紧凑,唱和接换,锣鼓帮扶,最忌悠长清冷”这些特点看,这时的越调已然成形,而且流播到了河南以外的地方。

图14 申凤梅演出剧照

清代中晚期是越调的繁荣时期。民间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可见越调已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湖北钟祥石牌镇的清代戏楼上,留有金翠班嘉庆八年(1803)的演出题记,记有《全家福》《长生乐》《牛头山》《子胥过江》《百子兆》等越调的常演剧目。同光年间,仅在河南南阳一地流动演出的班社就有100多个。嘉庆、道光年间,名伶锤子、滚子、占子、扯子、大壶半、蓝花脸等人擅长演出武戏,他们在汉口演出时,动作敏捷,表演精彩,非常受人欢迎。阳春班的十杂刘黑娃,艺名“河南娃”,擅演《李逵摸鱼》,人们称赞他说“河南娃摸鱼是活的”,夸奖他的表演惟妙惟肖,他将手中那条虚拟的大鱼演得如同活了一样。泰和班的十杂李友元,演出《盗鸡》时,可以在竖立的五张椅子空里蹿来蹿去,其技艺之高超,无人能比。

民国以后,湖北越调渐趋衰落,河南越调日益兴盛。河南越调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女演员,如李桂红、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等。申凤梅是越调最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她的诸葛亮系列剧目,如《诸葛亮吊孝》《收姜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河南有着很大影响。毛爱莲的《白奶奶醉酒》《火焚绣楼》,唱腔委婉细腻,特色鲜明。

越调的唱腔原为曲牌连缀体,有九宫十八调之说,从乾隆年间开始向板腔体过渡,兼有吹腔、杂调等形式。因此其唱腔既有以〖慢板〗〖流水〗〖铜器调〗〖十字头〗〖散板〗等主要板式,也保留下〖点绛唇〗〖梅花酒〗〖上天梯〗〖小放牛〗等曲牌。其唱腔优雅纯朴,既有中原地区朴实爽快的风格,也有春尽江南般的委婉柔美,好听耐听。

河南越调的角色行当较为齐全,大致与豫剧相同。湖北越调的角色行当与汉剧相同。各个行当讲究基本功,表演比较严格规范。大致说来,生、旦行重唱和做,身段优美;净、丑行重武功特技,技艺高超,有使用真实兵器演出的记载。

剧目方面,越调有“正装戏”和“外装戏”之分。正装戏是越调原有的传统剧目,这类剧目的特点是道白多,唱词少,语言较为文雅深奥,演唱时按一定的曲牌和调目进行,有竹笛伴奏,代表剧目有《文王吃子》《抱火斗》等。外装戏是移植其他剧种、或由说唱、小说故事等改编的剧目,唱词多为上下句的对偶句式,唱词多,道白少,通俗易懂,是越调的常演剧目。代表剧目有《王子龙私访》《李天保吊孝》《彭公案》等。

正是由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悠久历史,2006年,越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家的扶持和保护。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