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莆仙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莆仙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莆仙戏原称“兴化戏”“兴化七子班”,它所流行的福建莆田、仙游及其周边的莆仙方言区古称“兴化”,因此得名。“莆仙戏”之名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定的。

古代的兴化地区歌舞繁盛。至宋代,当地形成了以本地方言演唱的“优戏”,演出很是频繁。宋代诗人刘克庄诗曰:“卧闻傩鼓咚咚过,不与稚孙做伴看。”“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盛况。及至元代,温州南戏由浙江传入兴化地区,其剧目、曲牌、表演等被兴化优戏借鉴、吸收,促成了莆仙戏的形成。

莆仙戏与南戏的这种特殊关系,至今还非常明显。我国一些久已失传的宋元时期的南戏剧目,如《王魁》《张洽》(《张协状元》)《蔡伯喈》《陈光蕊》《刘文龙》《刘智远》,在莆仙戏中有完整保留。莆仙戏的一些曲牌,也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的名目、音韵、词格相同,如源于唐宋大曲的〖八声廿州〗〖梁州序〗〖薄媚衮〗,源于宋元词曲的〖泣颜回〗〖生查子〗〖古轮台〗,源于诸宫调的〖胜葫芦〗〖石榴花〗〖出对子〗等。因此,莆仙戏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

明清时期,莆仙戏得到了蓬勃发展,单是在清代道光年间,莆田、仙游两县就有兴化戏班15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和仙游都建立了莆仙戏专业剧团。今天的莆仙戏演出仍然繁盛。据2007年的资料,在这个不到三百万人口的莆仙地区,活跃着3个专业剧团和110个民间职业剧团,年演出35000场次。

图6 莆仙戏演出剧照

莆仙戏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剧种。它以兴化方言演唱,唱腔为曲牌体,今天留存的乐谱曲牌有上千个,艺人说,“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是说莆仙戏的曲牌之多。所谓“大题”,亦称大曲、细曲,腔舒字稀;所谓“小题”,亦称小曲、粗曲,腔促字密。从音乐的角度来分,这些唱腔曲牌又划为大鼓类和小鼓类两种。大鼓类曲牌用大鼓指挥,曲调纯朴古雅,是莆仙戏唱腔的主体;小鼓类曲牌用小鼓指挥,曲调明快流畅。

传统的莆仙戏戏班乐队只有司锣、司鼓、司吹三人,俗称“锣鼓吹”。其中司鼓者为全台总指挥。1920年代以后,才发展成吹、拉、弹、打的混合乐队。

传统莆仙戏角色行当只有生、旦、靓妆(净/末)、丑、贴、外七行,其戏班也因此称为“七子班”。其中,生、旦为莆仙戏的主要角色,有“金生银旦”之说。

莆仙戏地处偏僻一隅,加上方言的阻隔,少与其他剧种交流,从而形成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功法和程式。比如,旦角身段中的“蹀步”步法,行走时两脚并立靠拢,脚尖一翘一落,膝头夹紧,脚尖着力,不断搓着行进。再以脚步的大小分为细蹀、中蹀、粗蹀,以表现女子在不同场合下行走的婀娜多姿的形态。再如手法,生、旦的基本身段所采用的手形是“姜萼手”和“香橼手”。“姜萼手”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无名指、尾指弯曲向上,走动时两手扣于胸前,肩膀随之荡漾活动,表现人物的文雅、温存。“香橼手”状如刚吐芽的香橼,形态优美。其他如小生、贴旦用兰花手,靓妆用虎爪手,丑角用啄手,专演赵匡胤用龙爪手等。

此外,莆仙戏的表演还吸收了一些傀儡戏的动作。一些由傀儡戏移植改编的剧目,如《苏武牧羊》《公背婆》等,其人物的上下场保留了木偶戏的动作特点。另有一些表演身段来源于傀儡戏,如生角的“拖鞋拉”,旦角的“蹀步”,靓妆的“跳步”,丑角的“七步颠”等,都是源于傀儡戏的表演动作为“傀儡介”,其表演古朴别致。

莆仙戏传统剧目共发掘出5000多个,代表剧目有《琴挑》《状元与乞丐》《瑞兰走雨》等,其中,《春草闯堂》《团圆之后》尤负盛誉。

作为现存最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莆仙戏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历史悠久,却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它风格独特,成为中国戏曲园林中极为宝贵的一株南国佳卉。正是它的这些特质,为它迎来了无数美誉,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