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苗族古歌叙事文艺起源观
所属图书:《苗族古歌叙事传统研究》 出版日期:2016-12-01文章字数:0字

第一节 文艺起源观

文学艺术的起源是文艺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千百年来,关于文艺起源的理论和观点众多,仅朱狄《艺术的起源》 [1] 第三章论及“关于艺术起源的各种理论”中就有源于模仿、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劳动、游戏、巫术等七种理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苗族古歌是民间文学范畴内的作品,民间文学是民间文艺的重要构成部分,文艺的起源是“文学叙事”起源的基础。苗族古歌既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文艺作品,同时它也承载着苗族文艺起源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与作为“文学叙事”的口头传统紧密相关,对研究苗族文艺的起源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是苗族文艺起源观的表现。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苗族民间文艺观尚非系统的理论,而具有朴素性、零碎性、多样性。

一、仿生说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提出了艺术起源于人类摹仿的观点,如亚里斯多德指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 [2] 苗族民间没有(也不可能有)较为系统的关于艺术起源的叙述,但是,通过苗族古歌和其他一些民间口头作品,可以发现苗族民间存在艺术起源于仿生的观念,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艺术的来源是摹仿自然。《苗族古歌·打杀蜈蚣》中说:

Jangx Vangb mongl kab wul,

姜央牵牛去犁田,

Kak bis dliel hnaib niul,

犁耙古老的田园,

Wangx diob diot nangl lol,

啄木鸟从东方来,

Juk yens jil hfab niel,

啄着黄檀树一枝,

Qangt hveb diongx ghad ghail.

声同木鼓咚咚响。

Pik nes zongb naix hnangd,

姑娘耳灵听见了,

Kot Jangx Vangb gad gad:

声连着声叫姜央:

“Liek liek ob naib dlongd,

“像是祖先节日到,

Ob naib hek hnaib qend.”

当年爹娘祭鼓响。”

Jangx Vangb xangt bil liod,

姜央解索放了牛,

Xangt niak diongb yangl qed,

把牛放在田中央,

Jit hliat hxangb lix yangd,

爬上田坎来跳舞,

Zuk bib diex longl hfud,

轻轻三步往前跳,

Zuk bib diex gid diangd.

慢慢三步向后转。

Sux zuk ax sux lind,

会跳不会转腰身,

Sux nenk ax sux hfaid.

会扭又不会换步。

Gangb dlek gangb khob hfaid,

水中瓢虫在跳舞,

Gangb dlek job Vangb lind,

瓢虫教姜央转身,

Gangb mongl job Lak was,

蜜蜂来教腊跳舞,

Vangb yangd niel liek yangs,

央学踩鼓像蜜蜂,

Jef dongx laib jangd mais,

才像祖先吃鼓藏,

Dongx laib jangd Nangl Liangs.

像南良祭祖一样。 [3]

鼓在苗族传统观念中是祖先灵魂居住的地方,苗族最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鼓社祭),祭祀的就是以鼓为“化身”的列祖列宗,可见鼓历来就是苗族的重器。从质地上看鼓可分为铜鼓、木鼓、地鼓等,依鼓声而舞即踩鼓,踩鼓的舞姿、步伐也会因鼓点节奏、因地区、因性别而有差异。长期以来,木鼓一直是各地苗族中最为流行的乐器。鼓声从何而来?从苗族古歌中可知是东方的啄木鸟教会了人们敲鼓出声。但是,人类的始祖姜央“会跳不会转腰身,会扭又不会换步”,最后是“瓢虫教姜央转身,蜜蜂来教腊跳舞”,此后人类才有了踩鼓舞。苗族的鼓舞多姿多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也来源于对动物动作的摹仿,例如广受苗族人民喜爱的猴儿舞(即猴鼓舞)就是人们摹仿猴子的姿式形成的。 [4]

在苗族古歌中还有一种“反仿生”的现象,即动物向人类学得了“文艺技能”。《苗族史诗·溯河西迁》中说,祖先们向西迁徙时丢下纺针、纺曲和芦笙——

Dal bib nal deik dius,

还剩姑奶的纺针,

Dub niox nangl ghot deis?

存放在什么地方?

Yox baib dail xid gangs?

纺曲送给了谁人?

Dub niox nangl hsat ngas,

放在干燥沙坪上,

Yox baib gangb qangd gangs,

纺曲送给纺织娘,

Niangx zab diangd lol sos,

五月运转来到了,

Gangb qangd dad lol nins,

纺织娘才拿来纺,

Genx wul wis wul wis.

纺得呜咿呜咿响。

Liex lol dail dal jens,

哥哥忘带了东西,

Bub dal diel ait deis?

忘记带的是什么?

Dal diangb gix liangl xongs,

忘带一支好芦笙,

Yox baib dail xid gangs?

笙曲送给了谁人?

Yox baib gangb lil gangs,

笙曲送给蛉蛉螂,

Niangx zab diangd lol sos,

五月运转来到了,

Gangb lil dad dod cob,

蛉蛉螂才拿来吹,

Genx lial lib lial lib.

吹得呀咿呀咿叫。 [5]

从表现上看,古歌中解释纺织娘和蛉蛉螂的鸣叫声是向人类习得的,我们不排除动物会向人类习得某些技能,如八哥会学得人类的个别发音,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动物不可能达到人类向动物“仿生”的水平。因此,古歌中的这种表述证明纺曲与纺织娘叫声、芦笙与蛉蛉螂鸣叫的相似性,实际上反证了人类是摹仿蛉蛉螂的叫声而演奏出芦笙的这种曲调。

苗族民间还认为木鼓的制作和木鼓的声音也是仿生的结果。有这样一则关于木鼓来历的传说:

这则传说与古歌和其他传说中所说从啄木鸟啄木学会制鼓似同出一源,都反映了苗族艺术仿生观念。

芦笙是苗族的又一重要乐器。关于芦笙、芦笙舞和芦笙调的来历,据说也是摹仿动物而来。如贵州省惠水县苗族传说,芦笛是一个叫巴吕杨的青年通过仿照一只小鸟的六种叫声,改造了箫笛而成的。 [7] 在剑河一带流传着如下传说:

苗族芦笙舞的舞姿有很多种,有的也是仿动物的姿态而来,如黔东南芦笙舞中就有黑壳虫转转舞、鱼鳞舞、金鸡舞、鲤鱼生蛋舞、水牛盘旋龙潭舞、鸡刨米舞、斗牛舞、青蛙舞、老虎咬猪舞等来自动物的各种各样造型和姿态, [9] 其中斗鸡舞的来源尤其具有代表性:

斗鸡舞在苗族芦笙舞中最受群众喜爱,共有踢脚、打脚、对脚、套脚、顶肩、对跳等10余个姿式。 [11]

苗族芦笙曲调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至今没有全面、权威的统计数据,仅《芦笙曲谱》一文记录的贵州苗族芦笙曲调就有“更包懂”、斗鸡斗牛曲、讨花带等40余种。 [12] 许多曲调的来历也源于自然,如传说中说:

从苗族古歌和神话传说等民间资料中可知,以鼓、笙为代表的苗族音乐重器,无论从自身的产生与制作,还是从与之相配的舞姿、曲调等的来源上来看,大多源于自然,摹仿自然,这与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们把大自然作为摹仿的对象颇具相似性。即如德谟克利特说:“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 [14]

二、神授说

苗族认为万物有灵,鬼神不分,世间万物和各种技能多为神授,其中也包括了民间文学艺术。苗语中有两个词汇有力地佐证了文学艺术来源的神授说。

第一个词是“dliangb xangs”。张永祥主编《苗汉词典》释有二义项:“①(同dliangb hsent)谜语②故事。” [15] 而其中的dliangb意为鬼神。xangs指说、告诉、讲出。直译为“鬼神告诉(说)的。”

另一个词是“dliangb hsent”。与dliangb xangs的义项①是同义词,亦是谜语。hsent,猜、猜测、测算。dliangb hsent直译即“鬼神猜(测算)的”。而且hsent还可以与dliangb xangs合成一个动宾词组“hsent dliangb xangs”,直译为“猜鬼神告诉(说)的”,意译即“猜谜语。” [16]

从这两个词的构成和直译来看,说明在苗族观念中认为,谜语、故事都是鬼神告诉、鬼神传授的。

“贾”(Jax,又译“佳”)是苗族的另一重要口头传统,从内容上看,与“苗族古歌”有着密切联系,也是苗族古代历史文化的宝库。《苗族贾理》的译注者王凤刚指出“《贾》是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一枝奇葩。经过一代又一代苗族贾师们传承与提炼加工,在篇幅框架构建、内容编排、遣词造句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高度完美、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呈现出气势磅礴、高屋建瓴、环环相扣、流畅顺达、风格浪漫、富于哲理等特色。它几乎荟萃了苗族民间文学的所有艺术表现手法,尤其是在运用对偶、对仗(借用汉语术语,内涵有异)、拟人、排比、想象、夸张等修辞手段上,真是得心应手,淋漓尽致。” [17] 由此可见,“贾”中包含有大量的文艺思想观念,而“贾”中叙述自身的来源时,认为也是神创造了“贾”,然后经过历代贾师一代一代的不断传承,才成为现今比较完整的“贾”——

Dail yeed laib Jax nid,

《贾》是谁之《贾》,

Dail yeed laib lil nid,

理是谁之理?

Yous wix yous dab Jax

天神地神《贾》,

Dins Lax Dins Send Jax

定拉定圣《贾》,

Ghab Lieex Ghab Deit Jax

嘎里嘎对《贾》;

Jax dlil Niul Mees Jax

祖先努曼《贾》,

……

Ghaot Eet Laid beef Jax

艾莱公之《贾》,

Ghouk jeex ghab bil Jax

汇成整部《贾》,

Meef jas ghab god xuf.

述成整套理。 [18]

据说定拉(Dins Lax)、定圣(Dins Send)是苗族观念中万物万业万艺之神,一说实是一人二名,常称定拉。嘎里(Ghab Lieex)、嘎对(Ghab Deit)是主司寿命、人丁、疾病之神,一说实是一人二名,常称嘎对。他们都是鬼神,努曼及以下诸人才是早期编创或传承“贾”的贾师。把“贾”的产生附会于最推崇的神所授,反映了它在苗族人心目中的权威性。 [19] 所以“贾”中还说:

Sos Jax deid yous wix,

诵《贾》遇天神,

Sos lil deid yous dab.

诵理遇地神。

Yab soux yous wix jub,

不会天神教,

Yab benb yous dab xees.

不懂地神授。 [20]

有的地区苗族认为,芦笙的来源也与鬼神有关,是在鬼神的指引下创造出来的——

从前文已知,木鼓的来历与仿生有关,而在一些传说中,某些鼓点的来源不仅与仿生有关,甚至也与鬼神的“仿生”和发明有关——

此则关于踩鼓来源的传说,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传说不同的是,其他的或是人类的仿生,或是鬼神向人类的传授,而这一传说则交叉了鬼神向自然界的仿生,再向人类的传授两层关系。

三、天上说

在苗族传统观念中还有的认为,一些文艺作品的文艺方式来自天上,人类从天上得到它们。“贾”的一些异文中说“贾”来自天上,来自太阳家,来自月亮家,人类得不到,后来是山鼠咬断了“贾”的筋,它才从天上掉到人间——

Jax niangb dliel vongx qangb,

佳在龙家中,

Lil niangb dliel angk qut,

佳在蛟屋里,

Jax dliel zeix wix hnaib,

佳在太阳家,

Lil dliel buk duk hlat,

理在月肚脐,

Jax dliel khangd qend naix,

在人起源处,

Lil dliel khangd xit dliangb.

在鬼发源地。 [23]

据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吴涤清的田野调查资料,传说姜央到了天上,把古歌、理词都揣在怀里带走了,土地神飞上天去才从他那里取回来,人间才重新获得古歌、理词——

Dliangb Dab dail gangt git,

行动神速是土地,

Hfab lob jangx Iiul xit,

手脚轻快像张纸,

Jangx ghab nex yel yangt,

胜似木叶翩翩飞,

Yux dliab ab mongl leit,

翩翩直达天上去,

Mongl des Vangb ed jent,

去问姜央要歌理,

Dliangx bil Vangb khangd xet,

伸手进央怀里掏,

Qeb lol bib bus jent,

取来三种歌和理,

Bib bus laiI khangd ghot.

三种全是古歌理。 [24]

贵州省丹寨县一带苗族有一个活动叫翻鼓节,实际上可能是苗族鼓社祭的一种简化流变。从其来历亦可以证明木鼓来自上天:

以上传说不仅证明了艺术天上来之说,而且还反映了苗族对艺术(木鼓)功能与作用的认识。苗族民间故事《天上人间》说,天上有8个鼓社,个个鼓社都有芦笙、铜鼓,举行芦笙会的时候,8排芦笙演奏,8个铜鼓敲打,十分热闹。人间经常通过天地相连的天梯到天上去跳芦笙踩鼓。 [26] 还有传说铜鼓是从天上来的, [27] 芦笙也是天上来的 [28] 等等。这些都是苗族关于文艺源于天上的例证。

四、劳动说

进化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关于劳动创造了艺术,或者说艺术源于人类劳动的观点,在学术界也颇具影响。在西方文艺理论界,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早已为人们所关注,如比歇尔在研究了劳动、音乐和诗歌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认为:“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组成部分只具有从属意义。” [29] 朱狄在《艺术的起源》中引用沃拉斯切克的观点说:“在原始人的生存斗争中节奏是作为助长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强有力的手段而出现的,在歌唱和舞蹈中对节奏的严格遵守,这种能力假如没有得到集体劳动的促进,那么它就是不可能在原始部族中达到那样较高程度的发展,而且韵的节奏感也同样有效地增进了原始人在战斗中的协作,音乐,特别是乐器在最低阶段战争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30]

在苗族社会中,一些具体的艺术形式也被认为与具体的劳动密切相关,是人们在劳动中的产物。贵州省雷山等地的铜鼓舞、剑河等地的木鼓舞和抬木号子即可证明。

雷山苗族铜鼓舞“丢留虎八梭劳学”反映苗家有一伙青年在“虎八梭”山上打野猪满载而归。在回来的路上,有一个调皮的小伙子建议大家重演围猎的场面,于是有人披上刚剥下的各种野兽皮,装成山羊往前跑,有的装扮成狗在后面追,有的手燃鸟枪打猎,你追我赶,再现了一场围猎野猪的场面。 [31]

雷山苗族铜鼓舞中有“略蕾”和“翻高豆”的舞蹈动作,节奏为三拍、四个动作。其要领为:转土边赶斑鸠,抬腿跳赶斑鸠,骑马赶斑鸠等动作,其间还参杂有“嗨哜哜”“豆虎”等呼喊声。传说这种舞蹈的来源是:过去有一个苗族农民在土里刚撒下黄豆种,就被许多斑鸠飞来刨吃了。他听说后赶紧骑马到地里,围着土边大声呼喊拍掌赶撵斑鸠,后来人们就以此为舞。 [32]

铜鼓舞中还有“省格刁”(捉螃蟹)和“格赖隋”(捞虾舞),“省格刁”表现苗家逢年过节时,除了杀猪宰牛待客外,还去河边捞鱼捉螃蟹来下酒。舞步仿用脚尖掀开河里的石头,作捉螃蟹状,以五步为主,同时还有各种变化动作组合。“格赖隋”表现一群年轻姑娘手持虾扒,身背腰箩,有说有笑地走到河边,赤脚踩石弄沙戏水玩耍。她们模仿虾的很多动作,组合成捞虾舞。舞步重点以膝屈弹动,脚尖点地,好像在河边蹂石翻沙一样,五步为一拍,原地踏,留五步,走五步,抬脚两步。 [33]

在剑河县革东一带的木鼓舞中有niel jenl jax(栽茄舞)、niel xix gangb(捞虾舞),也都是劳动的体现。

还有抬木号子唱道:

Det dail hlieb,

大原木,

Lob mongl jib,

杉快走,

Lol mongl ghab diongb dab,

走到山下头,

Xangt lal eb,

放下河,

Mongl nangl yes.

往东流。

通常在抬木下山时,领头人唱以上几句,众人在领头人唱完每句后接唱“hail yes(嗨哟)”。这与鲁迅先生所说的“杭育,杭育”派极为相似,可备文学艺术源于劳动说之一证。

综上可见,苗族传统观念中对于艺术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些认识虽然反映的多为某种具体的艺术形式或艺术作品的起源,没有也不可能抽象地反映艺术的起源,但从中却折射出了苗族对艺术产生认识的原始萌芽。同时,从以上例证中还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即苗族观念中的艺术起源是多源的。这也符合客观事实和学者们的结论。正如卢卡契所说:“人类的审美活动不可能由唯一的一个来源发展而成,它是逐渐的历史发展综合形成的结果。” [34]


[1] 朱狄:《艺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3] 燕宝:《苗族古歌·打杀蜈蚣》,第645~646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

[4] 吴恩泽:《苗族花鼓舞》,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第17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5] 《通解·溯河西迁》,第468页。

[6] 吴胜高、青山搜集整理:《苗家鼓及芦笙的来历》,剑河县民委、剑河县文化局编印:《剑河苗族民间故事》第一集,第72页,1987年。

[7] 杨应鑫搜集整理:《第一支芦笙》,惠水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惠水县卷》,第188页,1988年。

[8] 吴胜高、青山搜集整理:《苗家鼓及芦笙的来历》,剑河县民委、剑河县文化局编印:《剑河苗族民间故事》第一集,第75页,1987年。

[9] 罗廷华主编:《贵州芦笙文化》,第157~198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 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第56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11] 罗廷华主编:《贵州芦笙文化》,第18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 罗廷华主编:《贵州芦笙文化》,第91~15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 万必轩搜集整理:《芦笙是怎样来的》,剑河县民委、剑河县文化局编印:《剑河苗族民间故事》第一集,第71页,1987年。

[14]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第2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 张永祥主编:《苗汉词典》,第91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16] 张永祥主编:《苗汉词典》,第221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17] 王凤刚:《苗族贾理·前言》,第1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18] 王凤刚:《苗族贾理·前言》,第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19] 王凤刚:《苗族贾理·前言》,第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 王凤刚:《苗族贾理·序贾篇》,第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 万必轩搜集整理:《芦笙是怎样来的》,剑河县民委、剑河县文化局编印:《剑河苗族民间故事》第一集,第69页,1987年。

[22] 刘胜和搜集整理:《温泉踩鼓及鼓点的来历》,剑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编印:《中国民间文学故事集成·剑河县卷》,第118页,1989年。

[23] 吴德坤、吴德杰:《苗族理辞》,第13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

[24] 据2014年8月17日吴涤清提供其搜集的剑河县交洗寨邰翔耶演述的苗族古歌记录稿,未刊印。

[25] 杨鬃编:《风俗的起源》,第277~28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26] 今旦搜集整理:《天上人间》,燕宝编:《苗族民间故事选》,第8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27] 张泰明、吴培华搜集整理:《铜鼓的来历》,燕宝编:《苗族民间故事选》,第8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28] 燕宝搜集整理:《芦笙的传说》,梁彬、王天若编:《苗族民间故事选》,第8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9] 转引自朱狄:《艺术的起源》,第10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0] 朱狄:《艺术的起源》,第8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2年。

[31] 杨昌树、吴廷杰:《苗族铜鼓》,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第18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32] 杨昌树、吴廷杰:《苗族铜鼓》,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第18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33] 杨昌树、吴廷杰:《苗族铜鼓》,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第189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34] 卢卡契:《审美的特征》上册,第333页,教育出版社,1987年。

苗族古歌叙事传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