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乌蒙山麓的满族村寨
所属图书:《黔韵旗风:满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乌蒙山麓的满族村寨

满族遗珠黔西北,从此黔山牵黑水。

历史的机缘让数千年生活在东北的满人辗转来到数千里之遥的西南贵州,数千人发展到数万人,内部往来、通婚发展到和周围少数民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彼此通婚。历经时光磨砺,那些满语乡音渐行渐远,满族文字也只是定格在墓碑或家谱上的几个符号。满族原生文化的淡化在清朝灭亡后的百余年间似乎成为趋势,一条安洛河奔流不息,埋藏在祖辈心中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但无论如何,血液里奔腾的依然是满族豪放、勇敢与激情的因子,这是时光带不走的。

贵州满族民居门头

满族聚居的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和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目前还有数个满族聚居村落,如大方黄泥乡的槽门村满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村中枝繁叶茂的古树,静静讲述满族定居三百多年的故事。虽然现在从大家的穿着、语言、民居已经看不出太多满族的痕迹,但一些满族老人还是在整理、研究祖先从东北到贵州的迁徙之路的历史。槽门在村口集资修建了满族迁徙定居纪念园,十多平方米的纪念园处处充满着满族历史文化的影子,高大的纪念碑铭刻着先祖迁徙的艰辛。虽然已经在贵州定居三百多年,但满族同胞依然对故土魂牵梦绕。

在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满族村寨——附源村把这种怀念变为实际行动,近年来村民齐心协力将村寨打造成了贵州土地上的满族标志村寨,贵州满族第一村的招牌名副其实。

黔西北山地海拔相对较高,细雨蒙蒙的天气,到处笼罩着浓雾。车子在盘山公里上行驶,几乎看不清路面。行至转弯宽敞处,却突然开朗,抬头处“贵州满族第一村”的牌坊巍然耸立。两旁树木林立在细雨中愈发青翠。正是午间,一群群小学生撑着雨伞从身前走过,这些满族的后代依然走在祖辈们踏出的山间道路上,只不过这条道路远比过去更加开阔,更加平坦。

附源村,位于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南部,430户人家依山傍水而居,村落宁静祥和,全村92%的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占78%。村境内组组通公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海拔1350米,是百里杜鹃风景区知名文物——宋氏满族花坟所在地。全村森林覆盖率40%,波光浩渺的附廓水库位于村侧,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

附源村委会

土地里觅食的生活,伴随着满族祖祖辈辈。随着百里杜鹃风景区知名度的提升,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成为聪明的满族人思考的问题。贵州满族人口较少,而集中分布区域狭小,打民族牌、打特色牌、打旅游牌似乎行得通。满族特色文化旅游就此出炉。

通过挖掘满族文化资源,发挥满族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附源村成为众望所归的“贵州满族第一村”。附源村因有一条河沟,且河沟两岸多为满族宋氏居住,所以又名“宋家沟”。附源村历史悠久,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在清道光年间,满族宋氏曾先后出了9个文秀才,陈氏出了1个武秀才。民国时期,贵州满族知名爱国人士傅德洋就出生在附源村,其旧居现在依然充满满族民居文化元素,并成为附源村标志性的满族民居建筑。

过去的附源村是远近闻名的贫穷满族寨子,虽然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交通闭塞,村民发展的思想观念落后,全村房屋破旧,人均收入低,这使附源村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2007年以前,附源村以种植玉米、高粱、黄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年纯收入仅有950元。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包括满族在内的全体村民,知难而进,奋发攻坚,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旧貌换新颜,成为贵州省“满韵乡风、水墨附源”的“满族第一村”。附源村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为目标,突出满族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特点,把农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附源村建成了1200余平方米村级办公大楼及生态小公园、文体小广场、800米廉政文化长廊、3.5公里通村油路,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不到2000元增加到2012年的5500元,农民增收致富,村寨美丽和谐。

贵州满族第一村——附源村满族民居

步入村中,房屋掩映在山水之间,通村公路蜿蜒入村,经果林木延绵不断。一栋栋按照满族习俗改建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满族民居交错矗立。红瓦、灰墙、蓝檐、圆柱,别有风情。村委会大楼高大雄壮,梁柱上还绘有脸谱、祥龙等满族传统民居装饰图案,屋顶上方雕有两条龙。屋檐上的花纹仿效了北方满族的文化样式,是政府专门到东北满族聚居的农村考察设计制作的,也成为满族第一村的招牌。附源村已被列入贵州省帮扶的“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之一。

为打造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村里订购了满族服饰,并请专家支招,每年举办隆重的“颁金节”,节日里精彩纷呈的满族歌舞吸引来大量游客,不出贵州就能欣赏到满族原住地文化。村里的著名浮雕文物“花坟”、声名远扬的满族名菜“八大碗”等洋溢着浓厚的满族文化色彩,同时借助“百里杜鹃”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利用附源村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使“贵州满族第一村”成为适合游客观花、踏青、垂钓、观花坟、品尝满族特色菜肴的好地方。

冬日的傍晚,当地的农家乐热气腾腾的特色饭菜上桌了,豆米火锅香气浓郁、色泽鲜亮,蒸得半熟的腊肉冒着油气,如同满族著名的刷锅,只要将腊肉放入滚烫的豆汤中煮上半分钟,美味即可入口。再配上自家种植的新鲜小白菜,色彩搭配天然,肉香和菜的清香顿时融入口中。誉满当地富有满族特色的鸡八块,软糯鲜香。鸡八块选用当地放养土鸡,按照在东北满族地区学习的正宗做法,满族特色烹饪、合理的价格,让满族菜肴既叫好也叫座,很受客人青睐,不仅外地游客,附近的当地人也在周末驾车前来品尝。

当然,村民们依靠旅游产业发家致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省、市、管委会等部门投入750多万元,扶持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充分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文化部门组织村民到东北满族人口较多的地方考察,建设民族风情的文化墙、文体小广场等,同时全村已改建满族特色民居224栋。附源村借助各方帮扶资源,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走观光农业之路,走民族文化旅游之路。在乡村旅游发展壮大后,村里又抓住这一机遇,提高旅游附加值,加强农家旅馆和农家餐馆建设,不仅让游客来,还要让游客消费,让游客满意。先后建成农家旅馆和农家餐馆10多家,可一次性接待80人住宿,300多人用餐。

与此同时,附源村村民自觉保护满族文化符号,陶罐石缸、木质古老门窗、发黄的满族族谱,莫不被村民视为珍宝。在附源村漫步如身临东北满族村寨。每一个关于祖先的记忆和文化符号,都成为今天政府打造“满族第一村”的深厚文化底蕴。

贵州满族的民族符号虽然中断了近百年,但满族的根深深地扎在贵州的土壤里,满族历史还将继续书写下去,未来之路将更辉煌灿烂。

贵州满族第一村

黔韵旗风: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