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策马圈地黔西北
所属图书:《黔韵旗风:满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策马圈地黔西北

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让我们拂去尘埃寻找真相。

自清朝入关,经过频繁的战事,到顺治十三年(1656年),全国形势逐步稳定,清朝已完成了中原和江南的基本统一,只有偏安西南一隅的南明永历政权和东南沿海的郑氏继续抗清,影响着清朝对全国的稳固统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魏裔介就指出:“天下民生所以不安者,以云贵有孙可望,海上有郑成功也。”于是朝廷命三路大军攻打云贵:吴三桂与李国翰为一路,由汉中出兵,经四川、直取贵州;授固山额真卓布泰为“征南将军”,会同湖南调发的官兵为一路军,由广西前往贵州(《清世祖实录》,卷113,16~17页);又任命罗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会同济席哈部及洪承畴调去的官兵为一路军,由湖南前往贵州。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正月,又任命多罗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同多罗平郡王罗可铎,多罗贝勒尚善、杜兰,固山额真伊尔德、阿尔津、巴思汉、卓罗等统领将士“进取云南”,还征调御前侍卫及王、贝勒、贝子、公等护卫“皆酌置随征”。

驻屯

操练

八旗统领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贝勒罗托、经略洪承畴、平西王吴三桂、征南将军卓尔泰,三路进兵取云、贵,命王(多尼)为安远大将军以总之。率镶黄旗副都统特锦、镶黄旗蒙古副都统颇罗、副都统葛褚哈、前锋统领三等男路什、前锋侍卫达克萨哈诸军以进,平定贵州后,以赵廷臣为贵州巡抚。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多尼入云南境,与南北二路会于罗平,遂薄云南城。顺治十三年至顺治十五年,朝廷征调八旗和绿营兵前往云贵,三路大军,总兵力当在10万人以上。因此征战贵州的满族官兵不在少数,在征战过程中,部分官兵因伤病遗落在当地休养,因而少量满族官兵留居贵州。平定南明永历政权后,清廷在黔西北大量驻兵,设有平远、大定、黔西、威宁四镇总兵,共有兵员9060名。康熙十年(1671年),朝廷进一步设立平大黔威守道一员,驻扎大定,总领四府。八旗伤病官兵及屯戍黔西北的官兵及家属成为第一批留居贵州的满族人。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吴三桂借口水西彝族土司安坤刑牲诅盟谋叛,奏请讨伐,清廷令吴三桂统领云南贵州各镇守兵讨安坤。战事平息后,部分八旗军留在今黔西、金沙、大方等地,部分官兵分封到各地,插标(草)为界,领照为业,开垦从农。乾隆年间,允许屯田买卖,改为“科田”(即私田),还允许参将以下官吏在任所买田置宅、解退,还可以在当地入籍。

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春天,朝廷撤藩的决定传到西南边陲。雄踞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反了。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清廷。云南、贵州是吴三桂的大本营,战祸遍及西南各省和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地都有藩王或将领响应。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康熙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吴三桂穷途末路,积郁而死,死前将“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据守湖南的吴军被击退后,清军攻击的目标,转向了云、贵,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将军赵良栋奏请以湖广、广西、四川满汉大军分三路进取云贵。第一路统帅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贝子章泰,第二路统帅为赖塔,第三路统帅为“勇略将军”赵良栋。《清圣祖实录》中提到“征讨云南时,满汉官兵合计40余万”。“绿营步兵居前,满骑继后”。(《圣武记》,卷2,70页)康熙十九年九月二日,“各路大军,如期进剿”。(《平定三逆方略》,卷52,1页)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平定滇黔诏“逆贼吴三桂负国深恩,倡为变乱,阴结奸党,同恶相援,抗违诏令,窃据疆土,滇、黔、闽、浙、楚、蜀、关陇、两粤、豫章之间,所在驿骚,肆骋痡毒。三桂僭称伪号,逆焰弥滋,负罪尤甚。朕恭行天讨,分命天师,剿抚并施行,德威互济……八载于兹。”(《大定府志》卷一,冠篇一,1页)平定吴三桂叛乱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调整黔西北的行政建置,驻兵数量也在不断削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平远、黔西改镇为协,各裁兵1000多名,第二年威宁镇裁兵700多名。雍正三年(1725年),大定改镇为协,兵员逐渐减至1200名,一镇三协遂成定制(道光《大定府志》卷四十三,武备略,884、888~891页)。裁兵后,众多官兵及其家眷部分回了京城,部分留居当地,圈地开垦。

黔西北田园

驰骋

满族随军入黔纪念碑

清初的贵州战火纷飞,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火也让八旗官兵疲于奔命,无数满族士兵的生命定格于沟壑纵深的高原。当他们踏上这块神秘的土地时,已做好了准备,他们的鲜血会浇灌在这异乡的土壤中,而这个异乡将是子孙后代新的家园。土地是老百姓的根,天下的土地皆能生产出养育生命的资源,黑土地的高粱、玉米在贵州的山山水水之间照样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满族也照样可以在贵州繁衍生息、枝繁叶茂。300多年前的种子茁壮成长在黔西北安洛河流域的坡坡坎坎。

黔韵旗风: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