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走向广阔的世界
所属图书:《黔韵旗风:满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走向广阔的世界

壁画上的女真人

公元1234年满族先祖女真建立的金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灭。400多年沉寂和漫长等待,400多年白山黑水的守望,骨子里沸腾的血液驱使满族向更广阔的南部迁移,那是一片更富庶的土地、更诱人的天空。一群群、一队队的满族人扶老携幼从黑龙江、乌苏里江、牡丹江流域来到吉林东南部和辽宁东部山区,占据广袤肥沃土地、草场,人口、牛羊数量不断增加。汉族是毗邻而居的朋友,在交往中学习提高生产技术,土地上的庄稼与草地上的牛羊养育着日渐强大的部落,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坚实的基础就此奠定。满族人骁勇的性格和维系满族社会的八旗制度随着征服的号角自华夏之北传遍神州大地。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21年后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大清的奠基者。两朝皇帝建都关外,在政治、组织、军事上初步建立了一个封建王朝的雏形。

清朝的第一个都城建于赫图阿拉,1621年迁都辽阳,4年后迁都沈阳,1644年入关后定都北京。一条蜿蜒曲折的崛起之路指向华夏心脏。满洲八旗大军对清朝的建立功不可没,八旗兵丁能骑善射,作战勇猛。清朝前期的军事行动大多依赖八旗官兵,特别是满洲八旗成为攻城拔寨的主力。吴三桂降清献关后,就是由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攻陷了北京。入关20年,清帝国依靠八旗铁蹄先后将大顺、大西、南明和台湾郑氏王朝消灭,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强盛王朝之一。鼎盛时期的领土达到1300万平方千米,清末人口达到封建社会历史上最高的4亿以上。

努尔哈赤即位图

盛世华庭

沈阳故宫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满族在这一创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朝前期,沙皇俄国多次侵入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雅克萨等中国土地,杀人放火劫掠财产。满洲八旗和当地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锡伯、蒙古等各族人民奋起反击,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了黑龙江两岸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满族在扫清地方割据政权、平定西北边疆,划定中俄边界中,维护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

清朝在统一战争中,坚持“满洲为根本”、“以满蒙为联盟”、以“满汉共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从总体上缓解了国内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重用汉臣,自上而下缓解了部分民族矛盾。有清一代,佛教成为满汉共同的宗教信仰,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缓解了社会矛盾。

满族建立清朝后要求满洲人保持“骑射国语”,但对汉族等其他民族却进行强力镇压,推行“剃发易服”,对不服从者残酷镇压。史上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造成江南一带人尽城空,类似情况在各地多有发生,西南地区在清入关后,连年战乱一度造成民生萧条、人口骤减。

镇压民众和对反对势力的武力征服,使得全国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为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秩序,朝廷对东北、西北边疆进行了大力开发,包括落户贵州的满族也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对聚居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满族八旗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战斗力和生产力都不可或缺,因此全国出现了很多“旗屯”,特别是平定新疆叛乱后,天山南北两路,八旗长期驻防,一边戍守一边开垦农田,通过输入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力,当地各民族的粮食和棉花产量迅速提高。

18世纪以后,包括贵州在内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削弱各地“土司”权利和势力,以政府选派的流官进行实际统治,此举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一,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央的联系,各兄弟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也得到了充分发展。贵州在这一时期,各州府有不少满族官员,满人往来于贵州和中原,途经贵州到云南的满族官员也是熙熙攘攘,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贵州满族墓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是贵州满族发展的繁盛时期。

剃发易服

黔韵旗风: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