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

化风丹其名是得于病因“风”,治疗用“化”的对症施治手法。所谓“风”,特指小儿惊风、脑中风、面肌麻痹、癫痫、风寒感冒等疾病;所谓“化”,指用药物之力,活络散结化风,故得名化风丹。大明万历年间,明军医廖品五解甲行医,定居大娄山,下板桥镇,依托大娄山天然药材资源,凭借板桥镇商贸流通的便利,开设“廖氏济世药堂”,其子廖维才、其孙廖耀寅承袭祖业,行医济世。针对黔北川南民间多发的癫痫、偏瘫、口眼歪斜、失语、头晕头疼等疾病,廖耀寅苦心探究试验,研制出“化风丹”丸剂,治疗上述疾病。这时期化风丹用药近二十味,采用家传一般炮制法制成,形状为直径二至三厘米药丸,色微黄,用本地毛边纸包裹。后来,化风丹大胆借鉴白酒发酵工艺,通过的对核心药物作特殊发酵处理,提高了药性,降低了毒性,同时,组方配伍更精到,药材使用各有增减,并使用了具有安神定惊的朱砂,疗效大增,危重患者均药到病除。清康熙三年(1664年)至1950年,化风丹历经磨炼,工艺终稳定成熟。这时期,化风丹生产规范定型,产品规格统一。化风丹三百多年前就成形的药母发酵制作技艺,为我国中成药在提高药性、降低毒性的方法处理上,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具有工艺创新价值。独特的组方配伍和特殊的、多类型的药物炮制手法,具有药物学意义上的科研价值。

(注: 廖氏化风丹神奇的辨症施治、对症施治、技艺创新,配方独特、炮制手法多样,疗效明显)

(注: 廖氏化风丹有悠久的传承历史)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