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造林习俗(锦屏县)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造林习俗(锦屏县)

锦屏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人工林区和全国杉木最佳中心产区之一,其人工造林历史有五百年之久。传统人工造林是一项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其造林技术凝聚广大林农的心血和智慧,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及方法。按其生产过程,人工造林可分为采种、育苗、炼山、栽种和抚育管护等几道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人工造林很看重采种,锦屏县林木种子采集历来以杉木为最,油桐、油茶等经济林种子次之。县内林农采种时很注意选择好的母树和采种季节,要选择树龄二十至三十年,生长向阳、孤立木、林缘木或稀疏林中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树采种,采集当阳面树冠中部枝条上的球果,球果大的叫“母果”,种子质量好;小的叫“公果”,种子质量差。杉木的采种期过早过迟都不行,一般在霜降前采种最好。每年农历七八月,在选好的荒山上,用刀拌除杂草灌丛,待干后焚烧,冬腊月即行全垦翻挖,次年初春,将土块拍碎,去掉杂草树根,待开穴挖坑移栽杉苗,故有“七刀八火冬腊挖,来年八春栽嫩杉”之说。人工造林是“三分造、七分管”从人工造林派生出来的林业契约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以锦屏为主的清水江中下游古代近代苗、侗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和生产商贸法律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 杉苗培育)

(注: 抚林除草)

(注: 育林归来)

(注: 晒种)

(注: 成片的杉林)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