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烟火架(金沙县)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烟火架(金沙县)

安底镇的烟火架,可追溯到清代。烟火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在新时期有所发展,工匠们也在为传承和发展这项民间技艺而努力。安底烟火架一般有十二折:1.老公公背儿媳妇;2.两公媳打糍粑;3.孙猴子过火焰山;4.孙猴子爬灯杆;5.蚌壳精;6.鲤鱼跳龙门;7.李三娘受苦;8.白蛇精;9.火爆葵花;10.夜观兵书;11.秉烛待旦;12.下垂四灯笼。烟火架制作所需的用具有自制火药、竹、纸、麻线、麦粉等。安底烟火架观赏效果很好,极受民众喜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地域远近(在一定范围内),无论农活忙闲,都会使人们聚在一起观赏,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它的操作和制作都有较严的程序性,人物行为具有奇特性和模拟性,反映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烟火架是安底重要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工艺的浓缩,由于现在婚、丧事从易从简,难以在这种场合中推广。节日庆典都采用现在流行的方式来庆祝,对传统技艺的接受越来越淡;原来技艺较高的艺人已相继离世,而现有掌握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人年龄偏高,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问题。

(注: 烟火架上的人物造型)

(注: 烟火架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