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族射弩(普定县)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苗族射弩(普定县)

射弩是黔西北苗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弩原是苗族人民作战、自卫、狩猎的武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了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没有多少野兽可狩猎,于是射弩便逐步变成了一项体育活动。逢年过节,花坡花场都要举行激烈的射弩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男青年,往往受到父老兄弟的赞扬和姑娘们的青睐。弩一般选用岩桑木制作,大弩的弩批(弓)长一点五米左右,弩床(身)长零点七五米至一米;小弩的弩批长一米左右,弩床长五十至七十厘米。大弩射程为两百米左右,小弩射程为一百米左右。制弩时,在弩床上开一箭槽放置箭。“发牙”(扳机)用牛羊角制成。弩绳用青麻搓制而成。箭头多用铁制,呈三角形(打猎用)、圆形(比赛用)。箭杆用细毛竹、山树条、斑竹条修制而成。尾冀用竹皮、玉米秆的外皮等制成。现代射弩的姿势有立姿和跪姿两种,但在过去作战和打猎时,则要利用地形地物,因而有卧射、仰射、俯射等姿势。弩可安置地弩,用于射杀野兽时,安置在野兽经常通过的地方;用于射杀敌人时,则安放在要道口附近隐蔽的地方,拉好引线,待其通过时,一触即发,射中目标。

(注: 射弩有规定的姿势,分跪姿、立姿两种,射弩时要重心稳、发力大而准)

(注: 仙马射弩队参加省内外比赛时所用箭弩,弦为进口飞速弦,箭尾则由塑料制成)

(注: 射弩时,距离靶心均为20米)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