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福泉阳戏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福泉阳戏

福泉阳戏流行于以福泉市龙昌镇为中心的地区,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就是以祭祀仪式出现的二十四坛法事,具有还愿的性质,故民间又称为“还阳戏”“还愿戏”或“愿戏”,有开坛、发牒、正清、领牲等二十四请神、延神、酬神、送神仪式和“上刀山”“下火海”“顶华盖”“悬钩钓斗”等特技(法术)表演。内坛法事演出不戴面具。外坛主要是戏剧表演,一般都叫“戏”或“演戏”,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其间还夹杂着花灯表演。剧目有《楚汉相争》《萧何追韩信》等100余个。发展至今,剧目较优秀,艺术性较高,已基本摆脱了宗教祭祀的束缚,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外坛戏剧表演必须戴面具着装演出,演出前需搭台、设坛,祭祀阳戏所敬奉的神祇,除川主、土主、药王、帝君四尊神祇外,还有小山神和增奉关羽为圣的神祇。福泉阳戏有舞有唱,唱腔高亢。其中的“傩腔”是阳戏独有的曲调。伴奏不用丝弦,全部是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福泉阳戏的正规演出每年举行3次,第一次在农历正月间演出,演出时间四天四夜;第二次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当日,为纪念关羽而演出,地点在当地的关帝庙前,时间一天;第三次演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神话中的二郎神和历史上的二郎(川主、水神)而演出,祈求庇佑一方平安。此外,还为民间“还愿”进行演出,但相对于正规演出要简单得多。

(注: 福泉阳戏演出前必须搭台,戏台一般用农村的打谷斗反扣在地上再铺上木板搭成)

(注: 内坛法事演出不戴面具)

(注: 福泉阳戏面具、服装、道具等都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