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侗戏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侗戏

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清嘉庆、道光年间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吴文彩创建了一种用侗语道白和演唱的新戏剧形式,即侗戏,并快速流传于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侗戏没有专门班子,全由群众自由结合,时合时离,纯属业余,而且演员中没有严格行当,惟小丑独特。此外,演出场所虽有专门戏台和临时搭台两种,但无专门道具,也无须布景或专门的音响效果。侗戏班的基本建制是:掌簿师傅一人,演员二十至三十人不等,有三至五人组成的小乐队,大多父子相传或师徒相传。侗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侗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如《珠郎娘美》《郎夜》《莽岁》《美道》等;一是根据汉族小说、戏剧编纂或改编的,如《梅良玉》《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连台本戏,如梁士锦《行欢坐夜》《投军别窑》《打陆文秀》等。侗戏的演出分为“立坛请师”“挂彩旗”“正场戏”“送午饭”“下晚调”“跳加官”等几个过程。侗戏音乐由戏腔、侗歌和乐曲组成。戏腔系由侗歌衍生出来,侗语称为“唆戏”,基本形式是上下句反复。在中国的戏剧史中,侗戏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他戏曲中实属罕见,对其进行发掘、抢救、保护,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 侗戏表演(摄影:冯四方))

(注: 侗戏大多是父子相传或师徒相传)

(注: 侗戏演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众多侗族群众前来观看)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