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安顺地戏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有两堂或三堂。一堂地戏有演员二三十人不等,由“戏头”或“神头”负责。地戏演出时间分为两个节令:一是新春佳节,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地戏队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一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正值稻谷扬花时节,“求神”护佑以获得庄稼丰收。地戏演出的最大特征是演员头戴木刻假面,就是俗称的“脸子”,用丁木或杨木刻制而成。一堂地戏的面具有多有少,根据剧本人物来定。在安顺地戏的区域分布上,以西秀区为坐标,在东北和东南面范围内,地戏演出只用一锣一鼓伴奏;演员装扮上围的战裙有如唐宋时的围裙,称“东坡裙”,战裙上喜吊各件刺绣饰物;围场演出时不搭帐篷,演员上下自如;唱腔是第二句七字落底众人伴和。而在西南和西北的跳戏时,除一锣一鼓伴奏外,有的外加一个钹;演员装扮不用围裙,有的在前腿加两片“马甲裙”,不戴饰物;围场演出时有专设帐篷,演员按“出将”“入相”上下场;唱时第二句四字落底众人接唱后三个字。安顺地戏是傩戏向戏剧发展的过渡阶段,有“开箱”“请神”“顶神”等带有傩祭性质的仪式活动,以“将”为主的人物区分,有粗犷的表演程式和套路,有简单的遗存古风的弋阳古腔,使它有傩戏的元素而又有戏剧的元素,独具特色。

(注: 一出地戏被演绎得铿锵有力,引人入胜)

(注: 安顺地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忠臣良将的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表演时杀气腾腾,令观者叫好不迭)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