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长衫龙(贵定县)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长衫龙(贵定县)

主要流传于贵定县新铺乡一带。鼓龙鼓舞长衫龙过去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现在则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用于丧葬时,位于出殡队伍最前列表演;用于祭寨神时,则于二月初一在杀牛祭祖踩场上表演;用于立房时,在踩屋基时进行;用于跳月时,则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跳月场”活动中表演。表演时,舞者身穿黑色或蓝色大襟长衫,头插野鸡翎,顶龙面牛角图腾、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腰插数十根锦鸡尾羽,手执芦笙,自吹自跳。该舞有男子双人舞、四人舞或群舞等形式,以双人舞最为常见。起舞时,舞者随着芦笙旋律,舞着“龙斗角”“龙吐水”“龙出洞”“龙飞膀子”“莲花”“拜见”等动作。以大幅度前进、后退、蹉步、拧身急转体拱进,或跺脚、踢脚、蹉步,突然转身俯,或垫步前进、昂身向上的舞姿,形成忽高忽低、辗转腾挪、游离起伏、栩栩如生的龙腾形状。表演时舞者配合默契,左右摇摆似悠闲地散步,时而抬头作龙吐水状,时而拧转左右回旋似摇头摆尾状,时而龙抱柱舞似“龙”闹海。舞随情动,激烈时舞者长衫不时向外旋开,犹如腾飞的“乌龙”。鼓龙鼓舞长衫龙伴奏乐器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

(注: 舞姿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上下稳活、刚健柔韧)

(注: 舞蹈伴奏乐器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