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族芦笙舞(雷山县)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苗族芦笙舞(雷山县)

雷山苗族芦笙舞、曲是苗族人民在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流行在本县所有苗族地区,起源久远。雷山苗族芦笙舞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郎德南猛技巧芦笙舞,丹江、西江长裙式芦笙舞曲,方祥高排芦笙舞曲,桃江、掌雷、岩寨、大塘新桥、掌批等地短裙芦笙舞曲。雷山芦笙舞约有一百多个动作和三百多首曲目,节奏强烈而鲜明,除办丧事所吹奏的乐曲外,均可边吹边舞。但是根据苗族人民长期以来的风俗习惯,这些舞曲有不同的用途,自然形成了三种乐曲体裁:舞曲、吹歌、礼乐。苗族人最早开始的娱乐活动就是芦笙舞,人们通过芦笙舞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芦笙舞来记载自己的民族历史。还通过芦笙舞蹈来传播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通过芦笙舞来表达苗族人民的愿望和理想。雷山苗族芦笙舞的内容来源于大自然和对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提炼,因节日内容的不同而舞姿各异,如过节过年跳的芦笙舞庄重、敦厚,又如庆祝丰收时跳的芦笙舞粗犷、奔放,还有模仿大自然中的动物,舞步夸张、逗趣。芦笙舞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表演者不仅口吹足舞,而且随着曲调的变化,时而缓和优雅如舒云漫卷;时而激烈,腾空跳跃如骏马奔腾;时而仰首,快步激进;时而连连翻滚。通过对舞姿的研究,可以看到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产丰收的庆贺,看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与礼仪相待的景象。

(注: 芦笙舞吹奏)

(注: 在雷山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吹奏(摄影:袁仁林))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