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畲族粑糟舞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畲族粑糟舞

主要流传于麻江县境内。因舞者围绕粑糟,边敲边舞而得名,是畲族人独创的一种古老舞蹈。粑槽舞在畲族人中流传已达四百多年,它源于一个悲壮的传说,据说畲族祖上有一位名叫代赖(音译)的人,因能征善战、武艺高强,当时的朝廷因惧怕畲人造反而设计将其诱杀。在其葬礼上,族人义愤填膺,将粑槽反扑在地,用木棍冲击粑槽,喻义要将朝廷颠覆并进行冲击(在南方语言中“槽”“朝”是一个音)。从此,冲粑槽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活动进而演化为一种丧葬舞蹈,跳舞时也不仅仅是冲击粑槽,还按照一定的节拍,用木棍与木棍相互击打,以示继承祖先的武艺,击声古朴,舞姿粗犷。后来渐渐演变成喜庆舞蹈。粑槽舞为畲族独有的一种丧葬舞蹈,集祭祀、娱乐为一体,一般只用在去世老人的葬礼上。在当地,凡年龄达三十六岁以上的人去世都可算是老人,活动时间为死者下葬的头天傍晚至下葬之前。畲族地区,家家门前都有一个小坝子,粑槽舞就在坝子里跳,而死者就用棺材陈殓在正堂中。跳粑槽舞的程序由祭祖、跳舞和结束三部分组成,参加人员仅限男人六名,但具体谁跳并不固定,凡会跳或想学跳者均可轮换上场,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

(注: 粑糟舞以生活器具粑糟作道具,击声古朴,舞姿粗犷)

(注: 畲族地区,家家门前都有一个小坝子,粑糟舞就在坝子里跳,而死者就用棺材陈殓在正堂中)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