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船工号子(思南县、赤水市)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船工号子(思南县、赤水市)

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行船中的劳动号子。贵州主要有乌江船工号子和赤水河船工号子。思南乌江船工号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型、盛行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明清以来,湘、鄂、渝、川、浙、赣商贾纷纷进入思南,商贾们利用乌江水道,沿岸设立了若干桐油、盐巴、木材、雄黄等土特产转运点,无论横江、顺江通行,必须用船,加大了乌江航运容量。乌江船工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劳动大军,弄船者为了合力,创造了一种原始的口语。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些口语逐渐创造出一定节奏,并增配一些简单的旋律音符,于是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船工号子。乌江船工号子粗犷高亢、悠远跌宕,又委婉迂回,是三个声部的男声组合,互相呼应,有分有合,此起彼伏,号子衬词较多,内容丰富,饶有风趣,体现了乌江船工不惧严寒酷暑,斗险滩、顶恶浪,为了生活与自然抗争的坚强形象和对生活充满乐观的精神态度。赤水河船工号子为领众合的形式,节奏铿锵有力,歌声高亢嘹亮、浑厚激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节奏欢快。根据顺水逆水、船舶大小、滩险滩缓、滩大滩小、纤夫多少、载货轻重等不同,号子亦不相同。歌词多数取材于船工的真实生活经历,由船工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意编唱,具有地方特色。

(注: 挞板和竹编的纤绳)

(注: 赤水河纤夫)

(注: 粗犷高亢的船工号子)

(注: 古纤道上拉纤的纤夫)

(注: 古纤道)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