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四川清音的发展与演变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四川清音的发展与演变

四川清音的形成时间,一般认为不晚于明末清初。清康熙、乾隆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和灾荒,清朝廷从各地向四川境内安置移民。艺人们将各地移民所带来的各自家乡的民歌小曲和当地语言相结合,促进了四川清音的繁荣。康熙末年,唱小曲的艺人在酒楼茶馆中卖唱献艺。乾隆、嘉庆年间,长江中下游的唱曲艺人,跟随着商船沿江在万县、重庆、泸州等商埠卖艺,丰富了四川清音的音乐唱腔。道光年间,四川清音发展较为成熟,除了单曲体以外,还有联曲体结构,还借鉴了皮簧腔,形成了板式变化体。这时,四川清音的唱腔基本定型,形成了“大调”“小调”,唱腔结构有单曲体、曲牌连缀体、板腔体,有两百多支曲牌。光绪年间,艺人应邀到茶楼、旅馆或公馆中演唱。演唱前,将曲名写在彩扇和折子上,由观众现场点曲。这一时期,从演唱的技艺到曲目的创演都有很大的提高。相传,四川清音的曲目在这个时候曾经达到过四百多首。

早期,四川清音曾出现过演员手抱琵琶,自弹演唱的单档,演唱者为女艺人,后来增加了伴奏乐器。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出现了反封建思想的新曲目,如《妈妈好糊涂》《十想》《好丈夫》等。民国十九年(1930),重庆、成都成立了“清音歌曲改进会”、“清音职业工会”等行会组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清音出现了班社组织,有的以家庭为单位,有的是自由组合,3~8人不等。比如成都的刁家班、柯家班、清雅社、雅乐社、云春社、霓云社、碧云社、清韵社、明笙社、曲书馆、曲颐馆、曲咏馆;重庆的刘家班、廖家班、文家班、罗家班、温家班、田家班、漪缘春、一品香、锦江春、兴隆居、小广寒、玉壶香、楼外楼、高士满、翠园;泸州的丛惠轩、天凤楼、顺东、红春、庆兰等。涌现了许多深受观众喜欢的艺人,如成都的李月秋、黄德君;重庆的文三、文四、孙琼芳、陈琼瑞;泸州的王桂珍、邓泽周、黄顺玉;宜宾的曾剑秋、何东秀等。抗日战争时期,艺人编创了《五更叹国情》《上海大战》《送郎去当兵》等抗日题材的曲目。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清音”演员们整理传统曲目,也编创了《玉兰绣花》《黄继光》《丁佑君》《布谷鸟儿咕咕叫》《积肥谣》《赶花会》《八点钟》《小会计》《山花烂漫向阳开》等新曲目;专业的音乐工作者纷纷投入到音乐唱腔的设计中来,有黄伯亨、熊青云、温见龙、夏本玉、曹正礼、车向前等;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如成都的萧顺瑜、程永玲、张庭玉、李云华、林幼陶、罗玉华、裴丹、沈桂蓉,重庆的李静明、马光华、唐棠、朱砂、赵静等。其中,1953年李月秋演唱的《绣荷包》《小放风筝》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会演。1957年,李月秋演唱的《小放风筝》《青纲叶》在莫斯科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上获奖。

(注: 四川清音演奏现场(图片选自《中国曲艺志》))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