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梅花大鼓的发展与演变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梅花大鼓的发展与演变

清道光年间,一位精通诗词歌赋的八旗票友玉瑞,常在票房里演唱自创的“梅花调”,受到大家的欢迎。由于他家住在北城鼓楼附近,因此,他演唱的曲调又被称为“北城板儿”“北板儿大鼓”“北板梅花调”,而他自己也有“梅花馆主”的雅号。后来“北板梅花调”传入南城前门一带,有位叫文玉森(又说是文玉福)的票友擅长演唱此曲,还增加了五种乐器伴奏,演唱了《黛玉思亲》《百鸟朝凤》等几段固定节目,成为八角鼓演出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标志着北板梅花大鼓的形成。

清末,金万昌、王文瑞、韩永先、苏启元等人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北板梅花调”的曲调和板式,移植、加工了曲目《摔镜架》《老妈上京》,在伴奏音乐和唱腔音乐中加入了上三番、下三番、鼓套子、过板大过门,使得唱腔更加细腻委婉。由此,在南城改革后的梅花调被称为“南城梅花调”,后又被称为“梅花大鼓”。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板梅花调”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曲种发展迅速,而“北板梅花调”则由于音乐显得简单平淡,逐渐失去了观众。

在梅花大鼓的创新、改革中,金万昌的贡献较大。金万昌(1871-1943),“金派”梅花大鼓的创始人。他早年是北京南城外一位有名的艺人,擅长“马头调”“琴腔”“北板大鼓”等。金万昌对梅花大鼓的改革主要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增强音乐唱腔的旋律性和抒情性,运用了“加花”的润腔手法;丰富了唱腔曲调,吸收了其他曲种的曲调,特别是在民国初年,他与韩永忠、韩永禄、苏启元等人改革了梅花大鼓“上下三番”的大过板音乐。1917年,金万昌带着改革后的南板梅花调,首次在天津四海异平茶社演出曲目《大观园》,轰动了天津的观众,与刘宝全、王佩臣被天津观众称为“鼓界三绝”。此后,他还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演唱,推动了曲种在各地的传播。金万昌的演唱洪亮宽厚,刚劲有力,韵味醇厚。他熟悉多种乐器的演奏,尤其擅长击鼓。他击鼓抑扬顿挫,能充分发挥鼓的音色特点,与三弦伴奏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有“梅花鼓王”的美誉。他的台风大方洒脱,代表曲目有《大观园》《黛玉悲秋》。

20世纪30年代,天津有名的盲艺人弦师卢成科在“金派”梅花大鼓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津“卢派”梅花大鼓。卢成科(1903—1953),自幼跟随著名的弦师韩永禄学弹三弦,十六岁开始登台。他的三弦弹奏技艺高超,不仅能独奏、伴奏,还能用三弦模仿人和自然界的声音,形象逼真,有“巧变丝弦”的称号。

(注: 天津著名盲人弦师卢成科在“金派”梅花大鼓的基础上形成“卢派”梅花大鼓。图为女弟子花五宝。)

30岁左右,他开始对梅花大鼓的曲调、唱腔、唱法、伴奏音乐进行全面的改革,比如他在上下三番的伴奏中加花,并加快节奏,在起腔落腔的位置放慢速度,需要渲染的位置使用了一种类似“猴皮筋儿”的唱法,这样更适应天津观众的口味。卢成科注重发挥女声嗓音的优势,扩大了梅花大鼓演唱的高音音域,并形成了婉转、柔美的“卢派”风格,与苍劲有力的“金派”演唱风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传授的女徒弟有花四宝、花五宝、花兰宝和花小宝等。由于她们的艺名中都有个“花”字,所以“卢派”又被称作“花派”梅花大鼓,在天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有梅皆宝,无腔不卢”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梅花大鼓由于曲调徐缓难以表达战争题材的曲目,因此,逐渐从舞台上淡出,许多演唱梅花大鼓的演员被迫改行。1953年,中央广播说唱团弦师白凤岩对梅花大鼓的板式、唱腔、唱法和伴奏进行改革,丰富了唱腔曲调的音乐表现力,灵活地加入了曲牌,被称为“新梅花调”,梅花大鼓有了进一步发展,创作的新曲目有《别紫鹃》《拷红》《秋江》《龙女听琴》等。五十年代中期,北京曲艺团弦师韩德福使用了去掉衬词、简化曲调的手法,加快了快板的节奏变化,由两人演唱,称为“双唱梅花大鼓”,曲目有《湘子上寿》《玉玲珑》等。

(注: 国家一级演员籍薇演唱梅花大鼓《二泉映月》(张生福摄))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