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天津时调的发展与演变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天津时调的发展与演变

天津时调,是在明清时调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艺品种。清末民初在天津流行,最初主要在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工人、人力车夫、工匠以及绱鞋、剃头等行业的底层劳动人民中流行演唱。每逢盂兰盆节、罗祖(理发行业的祖师爷)诞辰等节日,各个票房就会争强斗胜。传统曲目如《踢毽儿》《放风筝》《光棍哭妻》《后娘打孩子》等反映天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真实面貌。后来,时调也被传入了妓院,妓女和弦师进一步发展了时调的唱腔和板式,出现了如《秦楼悲秋》等反映妓女悲惨遭遇的作品,还涌现了一些有名的艺人,这些艺人后来进入了杂耍园子演唱。

清代末年,时调主要集中在天津的宜兴埠、丁字沽一带,河东的沈庄子、郭庄子一带,西头的西城根、西北角一带和城里四个地区流行,其中以城里的最为兴盛。城里的杨开泰,唱腔细腻婉转;河东的温先生,吐字利落,拿手唱段有《拴娃娃》;河西三义庄卖蒸饼的蒸饼王等等都是当时非常出名的民间艺人。后来,还出现了职业艺人在杂耍馆、落子馆演唱,并且有女艺人开始登台。出名的有王庆和、赵宝翠(又名大宝翠)、高五姑、秦翠红(外号“棒子面”)、赵小福、姜二顺等演员。其中,20世纪20年代誉满津门的高五姑,始创了“疙瘩腔”,代表曲目有《放风筝》《光棍哭妻》《青楼悲秋》等。50年代,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有刘翠英、王银宝、杜顺喜、尹凤兰、张少卿、周翠兰、赵双喜、王毓宝、魏毓环等,出现了《民国六年闹大水》《直奉战》等反映社会现实的曲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广播曲艺团的曲艺工作者对时调的历史渊源进行了研究,并正式定名为“天津时调”。同时,也对时调进行全面的改革,创作了新曲目《摔西瓜》《红岩颂》等。在革新的过程中,著名的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王毓宝净化了传统的唱词、丰富了音乐唱腔;伴奏方面,在原来三弦、四胡的基础上,增加了扬琴、笙等乐器,丰富了伴奏的音乐风格;改良了伴奏方法,增加了间奏;撤掉了以前演员演唱时用的长方桌等。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