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南县地花鼓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十节 南县地花鼓

深受人民群众喜欢的南县地花鼓深入田间地头,与“乡村旅游”结合的精彩表演现场。

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初年,是南县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从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以其朴实粗犷的动作、明快高亢的音乐、活泼自如的表演、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湖南的长沙花鼓戏就是在南县地花鼓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湘鄂两省边陲,县域内河渠交错,湖塘密布,正是这水乡泽国的风韵,构成了民间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独特地理环境。而独特的传统舞蹈——南县地花鼓,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衍生出来的。

南县地花鼓动作朴实粗犷、表演活泼自然、生活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南县地花鼓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史料记载,共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五种形式。现除了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已失传外,完整保存留下来的还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表演形式。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人装扮一旦一丑,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的词意玩“套子”、转“窝子”,擅长于用扇子和手帕表现人物情绪与性格;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增加了主人公的“武士身份”:手持马鞭,肩背或腰胯罩上各种颜色的面料或纸竹马,与地花鼓中丑、旦穿插表演,有的还配有翻筋斗的马夫,场面威武,表演细腻,极具特色;围龙地花鼓中旦与丑的表演程式较前两种略有不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以“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着重于渲染喜庆和吉祥的气氛。

在历史演变脉络上,南县“地花鼓”的启蒙是对子地花鼓。它的发展期为清代嘉庆年间,当时,南县北河口、牧鹿湖等乡镇马戏团盛行,后与对子地花鼓糅合,演变出了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即竹马地花鼓。清代道光年间,别的地方的移民纷至沓来,带来了很多新的节庆表演方式,闹元宵、庆中秋加“围龙”与之吻合,从此便把南县“地花鼓”推向了兴旺、鼎盛时期。

南县地花鼓在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中,以其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它作为湖区人民过年过节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不论是吹奏乐还是打击乐,不论是演出的服饰还是艺术形式,不论是手、眼、身、步的艺技还是演员专用手帕、花扇的运用,都规范在固有的表演程式中,呈现出四大基本特征:

1.表演技艺讲究规范

首先是锣鼓牌子的规范。地花鼓的锣鼓,一般是“长槌”转“桥钹”然后“挑五捶”进唢呐吹过门,专用曲调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妞”“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祖师爷是怎样唱的,师傅、徒弟一代传一代,传承不走样。

其次是唱词的规范。“地花鼓”的唱词一直保持着以七字句为主体,每句七字,四句为一段,音节为“二二三”。如“正月望郎正月正,双脚跌跪妹跟前,十指尖尖来扯起,娣妹过的什么年”。学起来易记、听起来顺耳、看起来活泼。

再次是动作规范。地花鼓的动作很见功底,丑、旦的手脚功夫十分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手分“梢、肘、肩”三节,脚分“梢、滕、胯”三节,头分“头、腰、胯”三节,表演时必须做到三节协调。“六合”分“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就是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做到精、气、神三者糅合;“外三合”就是外在的动作协调,神形兼备。把生活中的“开窗”“搬凳”“倒茶”“摇桨”“插秧”“跨沟”“打伞”“望月”“骑马”“牵年”等动作规范于艺术动作之中。

2.表演形式十分丰富

南县地花鼓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的演员少则两人,多则五六人、七八人、十几人、几十人。表演的服饰有白色、红色、黄色、蓝色。表演的道具有花扇、手帕、板凳龙、长布龙、稻草龙、蚌壳、竹马、马鞭、酒杯、筷子。演奏的乐器有堂鼓、手鼓、汉锣、大钹、小钹、云锣、碰铃、唢呐、大筒等,歌唱的曲调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采茶调”“辞东歌”等。特别是表演的形式十分丰富,如“对子地花鼓”在每一个场面既可以出现一对丑旦,也可以出现多丑多旦。至于“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的表演则是异彩缤纷、各具特点,“双龙戏珠”“渔翁戏蚌”“竹马戏芳”,场面壮观、威武,气氛强烈、高昂,让人们享受劳动之后的愉悦。

3.调式和板式简洁

地花鼓的常用曲调虽然不少,但调式和板式都不怎么繁杂。这是因为地花鼓表演动作的简洁,也就形成了其声腔固定板式节奏的简洁。如“十二月望郎”、“拖板凳”、“送财歌”等,曲调结构上都是平衡对称,每四句为一组,每一句为四个小节,包括最后八个小节的花腔也是四个小节为一句,总体上可归纳为方整性的平衡对称结构。

这种声腔结构便于记忆,无论唱多少段,反正每段是四句,每一句是四个小节。依照唱词的情、声、音、字等有机的结合,形成固定的板式(节奏型)以表达填词的规律,小旦、小丑可以调整每段唱词的内容以适合人物思想感情。动作不断变化,在“内窝花”“外窝花”走“8”字的基础上加入“左摆右摆”“前进后退”“探海”“劈岔”等大量的简洁动作,表演更富于审美价值。但任何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又未脱离其调式和板式的简洁性特征。

4.演出的场地和曲目比较灵活

逢上大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地花鼓的队伍也来凑热闹了。只见丑角牵着旦角踏着锣鼓的节奏走村串户,东家屋里有屋场,就在屋场上耍,东家屋里是打鱼的,就在渔船上玩,下雨天东家搬出扮桶或方桌,小丑小旦就在扮桶或方桌上打起花鼓来。看的人多,光打一个“十二月望郎”是不尽兴的,东家在桌上或扮桶上加一条板凳,“地花鼓”就加演“拖板凳”。东家若是在屋檐下或在渔舟停靠处竖起一根竹竿挂着烟酒,“地花鼓”就得加演“辞东歌”,然后,小旦站在小丑的肩上,去摘取东家赏的彩礼。至于“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就更受群众欢迎。东家要为马和龙挂彩,玩“套子”、耍“合子”都要放鞭子、打“包封”。总之,“地花鼓”机动和灵活的形式,把喜庆与欢乐送到了千家万户。

如今的“南县地花鼓”,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最响亮的一张名片。

南县地花鼓因为独特的艺术表演特点和灵活多变的艺术表演方式,在数百年的变迁中顺利的保存了下来,并且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并于2006年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