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京西太平鼓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八节 京西太平鼓

太平鼓又称“单鼓”“猎鼓”,外形与团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古时多用于祭祀、祈福,现在已经成为民间欢庆新春佳节的娱乐活动。

京西太平鼓,顾名思义,就是活跃在北京西郊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据传,太平鼓在唐代产生,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历史上门头沟很多村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击打太平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很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望。太平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传统节庆习俗,北京因其独特的“帝都”身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它带给近现代中国的影响和改变是不可估量的,研究清朝遗留的文化习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和界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太平鼓,恰恰可以担当如此重任。太平鼓的认定,在历史上微有分歧,一是认为太平鼓就是满族击打乐器,二是认为太平鼓自唐朝已有雏形,是汉族击打乐器,至清朝时,受到满族统治阶级推崇,盛行于京城内外。据《燕京今古琐闻录》记载,太平鼓雏形出现于武则天时期;太平鼓流传于北京,最早的记载是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搥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由此推断,太平鼓应当是汉族传统击打乐器无疑。

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表演者成双成对,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动律特点是“扇劲”和“艮劲”。姑娘家的舞姿柔韧轻巧,但是,由于过去妇女缠足,于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京西太平鼓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鼓和舞有机配合。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得好坏,要看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得看鼓手的动律是否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太平鼓音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太平鼓的“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以四分之二拍为多。鼓点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的,艺人们称“单鼓点”;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被称为“双鼓点”。门头沟区的太平鼓有舞蹈,有唱歌,一般是打一遍鼓,唱一遍词,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歌儿”或“唱绳调儿”。他们唱花、唱草、唱古代圣贤,也有唱衣食住行、岁时风俗的。演唱时,先唱序,后唱主段。太平鼓的鼓点比较丰富,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圆鼓》等。

1984年,京西太平鼓被收入《中国十大集成·舞蹈卷》北京分卷;1990年9月,京西太平鼓表演团参加了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团体表演。多年来,门头沟区一直重视京西太平鼓的传承与弘扬,组织老艺人开班传艺,培养传承人才。“太平鼓”作为门头沟区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曾经在近自门城镇、远至妙峰山以及百花山下的黄塔、军响等地广为流传。虽然经历了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但由于深受民众喜爱,太平鼓依然留存在门头沟地区。在门城镇、妙峰山、琉璃渠、大峪、城子、圈门里、三家店、军庄、东辛房等地,都还有民间群众自发地进行太平鼓的表演和传承。2006年,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鼓在京西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也称为“迎年鼓”。每年的腊月和正月间,太平鼓在北京京西地区是重要的民俗表演项目。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