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花鼓灯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三节 花鼓灯

起源与流派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结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将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20多个县、市的播布区域。

花鼓灯多在农村秋收完毕到来年春耕前这段时间演出,尤以庙会、春会为最盛。花鼓灯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或“拉花”);演出多在广场举行;一般包括舞蹈、歌唱、后场小戏、锣鼓演奏四部分,主体是舞蹈;舞蹈中又包括“大花场”(或“大场”)“小花场”(或“小场”)“盘鼓”等部分;“大场”是一种集体的情绪舞,由数人到十多人表演;“小场”是双人舞或三人舞,主要表现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玩乐嬉戏的情景,包括基本程式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展现,如《抢手巾》《抢板凳》等,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后场小戏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有《四老爷坐独杆轿》《推小车》《小货郎》等。现在花鼓灯的表演风格主要分为三个流派:颍上派,节奏较慢,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凤台派,着重人物情感刻画,动作细腻优美;蚌埠派,动作轻捷矫健,潇洒倜傥。

目前状况

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20多个县、市。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与向往。

颍上花鼓灯表演

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均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

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它舞蹈动感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富丽堂皇,地方特色浓郁。

凤台花鼓灯

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凤台花鼓灯表演

凤台花鼓灯的产生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页,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凤台花鼓灯有四百多种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意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花鼓灯舞蹈动作内涵丰富,其中典型动作“三掉弯”(三道弯)强调腰部的扭动,是东方舞蹈的“S”形重要特征在花鼓灯中的充分体现。凤台花鼓灯是淮河流域一些艺术品种的根脉,淮剧、淮北花鼓戏、泗州戏、凤阳花鼓等都是由它衍生而来的。凤台花鼓灯影响和丰富了淮河以北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目前原生态的凤台花鼓灯已濒临消亡,亟须有效保护和全力抢救。

蚌埠花鼓灯

蚌埠花鼓灯表演

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蚌埠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等。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于变化。

蚌埠地区出现了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著名花鼓灯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有着“花鼓灯的梅兰芳”之称的民间艺术大师,花鼓灯“冯派”艺术创始人冯国佩先生,就在蚌埠出生成长。冯国佩先生的表演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1952年他应邀赴北京中央歌舞团传授花鼓灯,传艺期间,中央歌舞团的艺术家共同努力,将冯派花鼓灯舞蹈动作和技巧记录、整理,编撰成花鼓灯艺术资料。他10次进京参加重大庆典演出和全国调演,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冯国佩的《新游春》还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艺术片发向海内外。

继承与发展

花鼓灯是比较系统完整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花鼓灯融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于一身,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千百年来,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风情等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存储了淮河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变化的记忆,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

由于社会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作为花鼓灯传播的核心区域,蚌埠市历来十分重视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成立了花鼓灯保护组和花鼓灯保护专业委员会。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蚌埠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的规定》,建立了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2004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也是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蚌埠市被确定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