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朝鲜族农乐舞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六节 朝鲜族农乐舞

起源与流派

朝鲜族农乐舞是由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象帽舞”和辽宁本溪的“乞粒舞”于2006年共同申报的。“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在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朝鲜族“农乐舞”创始于农业劳作,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也是一种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

“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进行的情节性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12个部分。尤其是压阵的“象帽舞”特别令人兴奋,青年舞者头部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成为“农乐舞”最突出的标志之一。

精彩的象帽舞表演

象帽舞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历史悠久。相传它是由古代朝鲜族人民在耕作时,将大象的毛绑在帽尖上左右摇摆用来驱赶野兽的侵扰演变而来的;也有人说它源于古代朝鲜人在狩猎成功后,甩动发髻以示庆贺的一种表达形式。无论怎样,象帽舞已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具有相当的技巧和丰富的内涵。据史料记载,每年十月秋收后,古朝鲜族都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人们“昼夜饮食歌舞”,感谢上天的恩赐,欢庆丰收。因此这种舞蹈也称“农乐舞”,而象帽舞是其中的最高表现形式,表现出整个“农乐舞”当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兴奋点。

目前状况

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种类繁复,舞技多样,分“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种类。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有左右甩、前后立象尾,有单甩、双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扑地甩等多种。象尾有几尺长的,亦有几丈长的。

甩象帽是象帽舞的基本动作,也是它表演技巧的独特之处。表演时,舞者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主甩象”“抖露珠象”等,要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难动作,带动帽子上的飘带形成线条流畅的一幅幅动态圆环,带给欣赏者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感觉。

象帽舞是群体表演,它的表演分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首先音乐响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较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再换中象帽,配以长鼓,做钻圈、旋子、扶地翻转等肢体动作;最后,由1~3人甩长象帽,做跳纸条、上台阶、圈人等高难度动作,使舞蹈达到最高潮。在舞蹈过程中,时时辅以手鼓、长鼓、边鼓以及大锣、小金、洞箫、短笛和朝鲜族唢呐等乐器伴奏。象帽舞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中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是朝鲜族在长期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传承与发展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婚礼、农闲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由于象帽舞是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调查,早在1949年,汪清县就组建了象帽舞表演队,由象帽舞第一代传人梁泰荣传授象帽舞技艺。1954年,农乐舞作为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艺术,经过众多演艺家的辛勤劳动,以象帽舞的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象帽舞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已发展到第六代传人,其舞蹈形式也从最初简单的田间娱乐发展到由专业的文艺团体来进行演出,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

象帽舞的传承和保护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业舞蹈人才老龄化、高龄化,骨干人才流失、断档;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很少有人专注地练习“象帽舞”,专业人才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艺术,汪清县每年都要举办象帽舞培训班,培养象帽舞后备人才,同时还广泛开展象帽舞表演活动,推广和普及象帽舞。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