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毛南族打猴鼓舞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毛南族打猴鼓舞

起源与流派

毛南族由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汉文史稿中记载,岭南支系有地名与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今广西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茅滩”“冒南”等地名。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素有“毛南之乡”之称,被称为“三南”。该族旧名为“毛难族”,20世纪80年代根据本族意见改“毛难族”为“毛南族”。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族人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

毛南族打猴鼓舞又叫“猴鼓舞”,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群众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等内容。打猴鼓舞在发展之初主要用在丧葬礼仪中,是属于“搞闹场”的一种舞蹈,表演时,一人击铜鼓,一人击皮鼓,三人表演。表演时间根据表演者的情绪,可长可短。后来,因其节奏欢快、动作滑稽,逐步出现在毛南族的一些欢庆节日中,成为毛南族的传统舞蹈。

目前状况

由丧葬礼仪演变而来的“打猴鼓舞”

毛南族打猴鼓舞现在的主要传承人有:石友华、石其义、石明义、石治禹等。打猴鼓舞的表演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的甲翁、上院、下院、麻散、平烟、小寨和场河村。这些丘陵地区荆棘丛生,密林覆盖,土地肥沃,毛南族人自给自足,开荒种地,男耕女织,人口基本不外流,这使得他们能够一直保持并传承古老的民族习俗。卡蒲乡人口全是毛南族,是平塘县当地居住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其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发祥较早。在这里,打猴鼓舞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还在流传。

在卡蒲毛南族乡,凡老人去世,本族的规定是要举行“开丧超度”的祭祀仪式,其法事程序包括引丧、赶场、送丧三个部分。“打猴鼓舞”的表演主要集中在赶场部分,赶场(毛南语叫“日给”)也叫“做场”,是开丧中最隆重的仪式,在引丧后的第二天举行。“打猴鼓舞”全舞共分三段:猴王出世、猴子敲桩、猴子引路。猴王出世:表现毛南族先人在迁徙途中与暴风雨、猛兽搏斗的苦难历程,反映了先人们历尽千难万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猴子敲桩:展示毛南人在深山中顽强生存的状况,表现了毛南人顽强勇敢、精诚团结、艰苦创业、繁荣壮大的情景。猴子引路:表现了毛南人不忘祖先遗愿,继承先人遗志,踏着先人足迹,奋勇前进的精神。“打猴鼓舞”的表演,往往根据环境和表演者的情绪来安排,表演时间一般约10分钟。伴奏乐器为打击乐,以铜鼓和皮鼓为主,表演前,先吹牛角,再吹大号,在鼓声中依次表演。主要道具以木凳或竹编椅代表树桩,表演者在地上、凳上跳上跳下,在滚、翻时敲击木棒,动作幅度大,舞蹈语言丰富,表演幽默。舞蹈在表演情绪上呈现出狂、野、粗、灵的特点,体现了生活在崇山峻岭间的毛南族人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不畏艰险、顽强生存的毛南人所具有的粗犷、质朴、憨厚、机智灵活等性格特征。

据毛南族传说,打猴鼓舞的表演者最早使用的鼓是空树筒蒙上兽皮做的简易而又有特色的鼓。后来,经过发展,参与打猴鼓舞表演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除了扮演猴王的表演者,其余表演者或者配乐的人则用皮鼓佐以本民族传统的铜鼓。铜鼓敲击声巨大而有力,有悠远的意境,与皮鼓的声音配合得天衣无缝,既有庄重之感,又不乏热闹。

传承与发展

毛南族本身人口在中国不足10万,可以说,他们的文化比之别的民族,更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扶持。因为毛南族人口少,聚居地少,民族文化的传播力较之人口众多的民族,可谓是“弱中之弱”。在2008年打猴鼓舞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有的贵州毛南族村落中会表演打猴鼓舞的只剩下10余个老人。并且,没有年轻的毛南族人愿意学习他们本民族的传统表演形式。在这种状况之下,只有通过国家政策才能够振兴毛南族打猴鼓舞,也只有更多力量的介入与保护,才能保证打猴鼓舞可以长久地流播和传承下去。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