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贵州苗族芦笙舞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0字

第一节 贵州苗族芦笙舞

导读

贵州苗族芦笙舞

芦笙音乐轻快流畅、优美动听、曲调丰富,有100多首。1958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何云、简其华、张淑珍编著出版的《苗族芦笙》一书就收录了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芦笙手吹奏的锦鸡舞乐曲,誉麻鸟村为“芦笙音乐之乡”。

具体分类与传承现状

贵州丹寨锦鸡舞

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传说这支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而沿江上行来到丹寨县。在丹寨县定居后,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由于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使他们度过饥荒,所以锦鸡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于是,他们仿照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并模拟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起了芦笙舞。

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身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手颈戴全套银圈镯子,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随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妇女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边的洁白羽毛银浪翻飞,翩翩曼舞中舞者步履轻盈,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舞蹈动作分三、四、七步不等,以四步为主,兼以六步转身,腰、膝的自然摇动为舞蹈的基本特点。每跳一步,舞者双膝同时自然向前颤动,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人多时,芦笙手在中间围成圆圈吹跳,女性在外围成圆圈漫舞。民间锦鸡舞的芦笙曲曲调丰富,有乐曲一百多首,演奏起来轻快流畅,优美动听。

锦鸡舞场面宏大,通常为集体舞蹈

锦鸡舞表现了苗族人民温和娴静的性格,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精神状态,凸显着苗族人民古老而绚烂的美感追求,是民间舞蹈中一枝烂漫的山花。

20世纪80年代,锦鸡舞焕发出了新的魅力生机,被黔东南自治州歌舞团采编后带到意大利、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博得了西方观众的阵阵喝彩。1989年,州歌舞团将锦鸡舞带到大连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表演,赢得了专家学者的赞赏;2002年10月,丹寨县民族文艺工作队将锦鸡舞带到凯里参加“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暨民族服饰文化节”表演,一举夺得了芦笙舞蹈艺术大赛一等奖,为丹寨,为黔东南,为贵州,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锦鸡舞自搬上舞台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久演不衰。这支舞从山旮旯里走进了都市,从民间走上了舞台,从国内走向了国外,深受国内外艺术家的赞誉。

贵州贵定县鼓龙鼓虎—长衫龙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兴史话》记载,宋代,苗族将士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被封为龙虎将军,后因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他“痛哭几日绝食而死”。人们以鼓龙鼓虎—长衫龙的舞蹈纪念这位苗族英雄,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悠久,舞蹈形式独特,是一种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舞蹈反映了苗族人民长期劳动中体现出的纯朴、热情和雄浑遒劲的性格气质,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舞蹈形式极其独特的“长衫龙”

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过去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现在则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成为开展娱乐竞赛、增进情谊的重要活动方式。此舞用于丧葬时,于出殡队伍的最前列表演;用于祭寨神时,则于阳历二月初一这一天在杀牛祭祖踩场之际表演;用于立房时,往往在踩屋基时进行;用于“跳月”时,则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的“跳月场”活动中表演。长衫龙包括男子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等形式,整个舞蹈分为三节,第一节表示群龙出现,第二节表示龙腾虎跃,第三节表示群龙抢宝。舞者身着黑色大襟长衫,头插两根野鸡翎,顶龙面牛角图腾,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芦笙,自吹自跳,随着流畅的芦笙旋律做出“龙斗角”“龙吐水”“龙出洞”“龙飞膀子”“莲花”“拜见”等动作。该舞伴奏乐器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为一体,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于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斗牛大赛开幕式演出,1991年参加中国西南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02年8月参加中国(都匀)国际摄博会开幕式演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2003年10月,长衫龙苗族芦笙歌舞受第六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邀请,作为贵州唯一原汁原味少数民族舞蹈表演团,赴京参加北京市政府、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向海内外同胞、外国艺术家、世界人民展示了古老悠久的苗疆文化,展示了民族服饰的艺术,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土、特、神、奇、绝,芦笙舞的展演得到世界人民的肯定和认可,获得了国内外艺术家们的高度赞誉。

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悠久,舞蹈形式独特,是一种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的民间舞蹈。但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外来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苗寨的影响和冲击,现只有一个寨子不足三十人会跳鼓龙鼓虎—长衫龙舞蹈,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贵州省纳雍县滚山珠

“滚山珠”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

“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传说远古时期,苗族祖先大迁徙,途中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乡亲们开辟一条通道,就用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该舞蹈深刻表现了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民间舞。表演时用6支长约20厘米的铁制梭镖头,镖尖向上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装满水摆成圆圈代替梭镖亦可。表演者手执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梭镖或水碗翻滚,表演的技巧性强,且异常惊险。“滚山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各种技巧,不断完善。到1989年,芦笙舞“滚山珠”由以往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6~8人同时表演,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加。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高难惊险的动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株奇葩,流播广远,享誉中外。它曾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节,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赏,还于1957年进京为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1984年,猪场乡7岁的苗族儿童王景全表演的“滚山珠”摘取全国少年儿童歌舞录像比赛桂冠。1990年,“滚山珠”参加北京亚运会艺术节,连演28场,成为贵州艺术团的压轴戏。1991年,在广西南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该表演为贵州代表队夺得唯一的艺术表演金杯奖,6名演员分获6枚金牌。1991年,“滚山珠”赴加拿大演出,历时40多天。1992年,在波兰捧得世界民族民间艺术的最高奖——“金山杖”奖。

如今,苗族芦笙舞在传播的过程中,已逐步演变,其动作轻盈流畅、优雅自然,很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保护和扶持下,原本已经势弱的芦笙舞又重新恢复了生机。苗族的芦笙舞已经从单一的律动发展成丰富多彩的律动,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是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结晶,是中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的努力,苗族的芦笙舞还会持续地发展着。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