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中国的民间舞蹈发展历程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中国的民间舞蹈发展历程

舞蹈的起源

舞蹈,是人类艺术长河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类钟爱已久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舞蹈的历史差不多与人类的发展历史一样长远,并且随着人类多方式的发展,进化出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种族、部落、社会、国家,神奇的舞蹈艺术,也随着人类群体的转化而不断转化。当然,若是论舞蹈理论中,最为大家所认同的起源,不外乎是以下几个:

1.劳动起源说

劳动,对于生存在原始恶劣环境中的人类祖先来说,是最重要的生存手段。不论是生活在当时地球上哪一地方的原始人类,都只有不停地进行各种劳动,并且不断地进化各种劳动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在不利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扩展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从人类进化伊始的拣拾植物果实,捕捉小型动物,到可以有组织的围捕大型猎物,进行有序的群体劳动,再到能够组织小型的聚居生活,劳动,无疑占据着人类最重要的生活部分。但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当时原始人类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并不完全,那么,在恶劣的环境中,还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在劳动进行中和劳动的不断发展进化中,起到重要的沟通作用呢?身体,这个人类存在的基础物质载体,就变成了原始人类沟通和表达的重要手段。

除了沟通和表达,人体动作本身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原始人类所重视。所有的劳动,都要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动作来完成,这本身就能够让原始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和身体所能进行的运动,充满无限的崇敬和想象。这些在劳动过程中进行的人体动作,带给人类生的希望,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当时的人们牢牢记住自己身体在劳动时的动作,并且不断重复、练习、传承、进化,直至把劳动动作美化为一种情感表达为止。一直到现代社会,我们还可以从民间舞蹈中找到劳动舞蹈的实例,比如广西壮族扁担舞就源于当地妇女的舂米劳动。每年正月,当地妇女们聚集在一起“打扁担”,手持扁担,敲击而舞,随着节奏而变化多端,情感欢快,自娱娱人。

2.祭祀起源说

原始社会,自然对于人类生命的威胁来自诸多方面,有时,一场大雨,一道闪电,一声雷鸣,甚至是偶遇的大型动物都能轻易地夺走原始人类的生命。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不由自主地对于自身所处环境中的一切都产生敬畏之心,他们不知道客观威胁来自何处,不知道如何在这些威胁中百分之百的保全自己的生命。在找寻保护自己生命的方法的同时,他们寄希望于这些存在的所有的客观威胁能够怜悯他们,远离他们,让他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于是,他们开始试探着与自然中的一切进行“对话”,这种“对话”的媒介又是什么呢?对原始人类来说,最佳的对话媒介就是人类的身体动作语言。原始人类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把自身诉求告诉自然万物,希望自然能够保护他们免遭厄运,能够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及人类群体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套身体语言慢慢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系统,由被群体推崇的某人进行固定的神圣的演练。“巫”与“巫舞”的由来便是如此。人类社会发展到群体定居阶段之后,在“巫”的祭祀仪式中,普遍性地使用舞蹈,把舞蹈变成实现祭祀目的的一种手段或者方式。现今发现的很多文献中,都记载了远古社会的祭祀舞蹈,例如“葛天氏之乐中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其中的“敬天常”和“依地德”就是祭祀天地的段落。在现在仍有保留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中,祭祀舞蹈也有所展现。如贵州赫章县苗族的古老祭祖仪式“会祭”,在祭祀过程中,要吹奏芦笙、演奏鼓乐,并随之歌舞。主持仪式的长老开场,说明祭祀目的之后,人们就以奏鼓来告知上天神灵先祖,并用芦笙与歌舞祭奠安慰祖先,然后以牲血祭,表达他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感恩与崇敬。

3.模仿起源说

当人类进化到某个阶段,他们开始合作围捕大型猎物,开始有了一定的狩猎技巧。人类发现,某些动物会被人类人为模仿的同种动物的动作所吸引,从而进入人类的围捕圈,于是,这种动物模仿立即进入到原始人类的动作体系中,并成为他们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不容易,需要经过细致而长久的观察,了解各种被模仿动物的习性和动作特征,并知道如何才能吸引动物、引导动物,让它们进入人类为它们设定的圈套。这样的人体动作,形成过程是艰难而费时的,为了生存,人们会将这些动作作为生存的重要技巧代代相传。这些动作经过不断地学习、改进和传承,同样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开始不仅仅用在狩猎中。在日常生活里,人们练习这些动作并以能够熟练、流畅地展现这些动作为傲。掌握这些身体动作的人就掌握了活下去的本领之一,将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就算时至今日,在有些较为原始的部落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类似的模拟动物的舞蹈。如,在现在中国北方生活的鄂温克族,有黑熊搏斗舞,舞者模拟黑熊的发怒姿态,学习熊的吼叫,来表现捕猎的激烈过程。此舞一般在全体族人参加的祭祀熊的仪式中表演。

4.其余学说

(1)战争操练起源说

中国历史上“武”与“舞”,同音不同字,“武”是人持戈而行,表示会使用武力。武力也是用人体和人体动作进行的运动方式之一,和舞蹈一样,需要对人体和人体动作进行一定的整合训练,而这种为了战争而进行的操练,形成系统动作之后,也可以变成一种舞蹈方式为人类所认知。

(2)娱乐游戏起源说

舞蹈与游戏总是有着各种天然的联系,跳舞使人快乐,而游戏是寻找快乐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各种佳节庆典,除了乐舞表演,总少不了各种符合社会发展状况的游戏。而且,很多时候,游戏与舞蹈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比如,到现在都十分盛行的年节时舞龙舞狮游行,就是典型的娱乐游戏型舞蹈。

(3)生殖崇拜起源说

在相对原始的社会里,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繁衍了。让自己的族群越来越发展壮大,是维持生存的很好方法,同时,让自己的族群发展壮大,也是动物本能的体现。在目前发现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反映生殖繁衍内容的舞蹈,如内蒙古阴山岩画的生育舞,乌兰察布岩画的裸体舞等等。

阴山岩画中的生育舞

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脉络

中国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由群体聚居性社会,到慢慢产生氏族社会、推选出氏族首领,再到独裁家传式王朝。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与精神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关于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从群体的需求逐渐变为某部分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舞蹈的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历史的脉络主要由不同时期的王朝串起来: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其中,个别朝代并非中央集权统治,例如周就分西周与东周,东周更是可以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这些错综复杂的王朝政治,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舞蹈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

原始乐舞时期

考古发现:原始时期彩陶盆上的舞蹈纹饰

关于原始乐舞,详细的文献记载十分有限,只有少部分史料记载了部分历史传说,并描绘得十分具有神话色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考古发现,可以对原始乐舞的存在进行佐证。例如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纹饰彩陶盆,距今约5000多年,上面装饰的舞蹈图案构图均衡,舞人的动作整齐,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群体舞蹈的景象。另据文献记载,原始社会的乐舞,多数都与人类的创始和生产、生活活动密不可分,如伏羲的乐舞《立基》,就是歌颂伏羲带领族人发明渔网、结网捕鱼的;女娲的乐舞《充乐》,则是赞扬女娲造人的功绩;神农氏的《扶犁》,描绘了神农氏教人农耕的情景。除此之外,还有葛天氏之乐、阴康氏之乐、朱襄氏之乐。到原始社会末期,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整个中原大地进入五帝时期,这是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的一个时期,标志着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五帝不同于神农氏、女娲等神话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五位首领。他们对应的歌舞分别是:黄帝《咸池》,颛顼《承云》,帝喾《九招》《六列》《六英》,尧《大章》,舜《大韶》。

秦汉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先河,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重要举措。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每灭一个诸侯国,除了掠夺资源之外,还将各诸侯国的后宫佳丽和歌舞乐伎以及钟鼓等乐器都悉数运回秦朝宫廷之中。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在颁布了一系列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的法律之余,也把各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歌舞艺术汇集于秦都城之中。这种兼容并蓄、互相融合的歌舞,对于秦后世的舞蹈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秦之后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周朝之后第二个文化鼎盛时期,歌舞艺术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高度。汉代开始出现“百戏”等新兴的歌舞表演方式,而且,跟之前不同的是,汉朝开始有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引得人们争先一睹风采。“百戏”又称“角抵”、“大角抵”等,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内容丰富,表演规模宏大,盛行于当时社会。“百戏”不仅在民间流行,也出现在宫廷的宴饮享乐中,甚至会挑选精品用在接待外国使节的表演里,代表作有《东海黄公》等。在汉代宫廷中,乐舞已经有了较为正式的规制,汉宫廷设两种乐舞机构,一为太乐,掌管宗庙祭祀的雅乐舞;一为乐府,掌管供娱乐的俗乐舞。雅乐舞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前代的传统乐舞,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也创作了一部分新的雅乐舞蹈,如《大风歌》。但是乐府的俗乐舞则不同,乐府搜集民间歌舞,予以整理,并勤加练习,好供皇族贵族享乐。这种收集整理,本身就对乐舞的保存和流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除了乐舞,乐府的设立还培养了一大批歌舞、音乐的专门表演人才,他们在乐府里接受严格的训练,能够表演高难度的歌舞节目。受乐府影响,一些达官贵人在自己家中也开始培训专业的歌舞伎人,让他们为自己和宾客进行表演。在历史记载中,有一些歌舞伎人因为高超的舞蹈技巧获得贵族甚至皇帝的宠爱,封为夫人,甚至皇后。这些现象,都大大促进了歌舞的发展。另外,汉朝地域辽阔,国力强盛,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多有往来,互通有无。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西域的乐器、音乐和舞蹈传到中原地区,且深受汉朝人的喜爱,学习、表演西域歌舞的人数日渐增多,并渐渐与当地歌舞互相学习,杂融并蓄,形成独特的乐舞节目,如《巴渝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之后两晋的短暂统一和南北朝的混乱割据都让百姓经历了动荡和战乱不休的漫长岁月,这个阶段一般统称为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乐舞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供娱乐欣赏的俗乐舞经过长时间的加工、提炼和吸收各地区不同舞蹈的表演特点之后,形成了一些很有艺术特点和观赏价值的作品,例如《清商乐》;魏晋时期,开始把汉代的礼节性舞蹈“以舞相属”发扬光大,变成了上流社会非常风行的“交谊舞”,在宴会时,不仅有专业的歌舞伎人进行舞蹈表演,宾客们也会即兴舞蹈;政治混乱,各地域、各民族的大融合,让歌舞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民族乐舞大融合的时期,舞蹈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风格迥异的面貌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但是,有一点,虽然这个时期的民间乐舞和民族乐舞空前繁荣,宫廷乐舞却不如前朝的汉朝来得规模宏大、质量上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大多是自娱娱人的存在,而非规模化供娱乐的存在。这个时期的舞蹈审美,跟汉朝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崇尚浩然大气的歌舞,喜欢清丽柔婉的秀美风格,倒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汉朝赵飞燕所擅长的“掌上舞”的特点。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统一南北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但是也仅存在了三十余年便被唐所灭。在这三十多年中,隋文帝设立七部伎:《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至隋炀帝时设立九部伎:《清商伎》《西凉伎》《龟兹伎》《天竺伎》《康国伎》《疏勒伎》《安国伎》《高丽伎》《礼毕》。隋的宫廷歌舞称为“燕乐”,燕乐由来可追溯至夏,意为王公贵族宴饮时演奏表演的歌舞礼仪。燕乐是礼仪和歌舞的结合,有一定的表演进行程序,规定严格。

唐朝宫廷的乐舞,分为宴享欣赏表演性歌舞和祭祀用雅乐。在表演乐舞方面,唐朝初年,依然沿用隋朝的九部伎,但内容稍有不同,唐初的九部伎包括《文康》《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至唐太宗贞观年间,制定十部伎:《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康国》;同时十部伎又可以总称为《燕乐》。十部伎中的《燕乐》和《清商》属于中原的汉族乐舞,其余八部均为周边诸国和少数民族的乐舞,具有浓郁风情,民族风格鲜明。除了十部伎,唐宫廷另设立部伎和坐部伎,据《旧唐书·音乐志》和《唐书·礼乐志》记载,从唐太宗时期至唐玄宗时期的乐舞作品都收录在立部伎和坐部伎中。立部伎包括《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坐部伎有《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寿乐》《龙池乐》《小破阵乐》。从乐舞内容来看,十部伎与立、坐部伎截然不同,十部伎主要是欣赏性歌舞的表演,而立部伎和坐部伎中,歌舞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对于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除此之外,唐朝最有名的传诸后世的《霓裳羽衣》是唐玄宗时盛行的歌舞大曲代表作。歌舞大曲是一种有固定曲式结构的歌舞表演形式,是歌、舞、曲的综合性表演,编排时多以大型歌舞为主。自汉魏起,就有大曲的名字和表演,但唐朝才是大曲真正发扬光大的时期。

唐朝建立之初,雅乐沿袭隋朝传统,至唐太宗时,国力强盛,文化高度发展,重新修订礼乐,制定《贞观礼》,其中包括天子上陵、朝庙、养老、大射、讲武、读时令、宴享、纳皇后、太子入学、太常行陵等多方面的礼仪与乐舞。太宗后,高宗即位,增修雅乐,称为《显庆礼》,唐玄宗时,把太宗、高宗时期的礼乐再以修订,名为《唐礼》,又称《开元礼》。

唐朝的民间乐舞在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民风开放的背景下,种类也是繁花似锦,多不胜数,其中流传最广、表演人数众多的为软舞和健舞。软舞主要指动作的柔软和轻盈,还有音乐曲调的委婉华丽,歌词内容的抒情,以及服饰的唯美飘逸等各方面的阴柔之美。唐代著名的软舞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枝》《团圆旋》《甘州》《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等。健舞则与软舞相对而言,指动作刚劲有力,矫健明快,音乐振奋,并且有大量的旋转、跳跃动作。健舞中还有相当部分作品是当时从西域传入唐朝的,代表作品有《胡旋》《胡腾》《达摩支》《大渭州》。其余的健舞歌舞有《剑器》《阿连》《阿辽》《黄獐》等。除健舞、软舞之外,据《乐府杂录》记载,唐朝还有字舞与健舞、软舞齐名,字舞,顾名思义,即以舞者身体排布成字,表达舞蹈的主要思想,也可以让舞者手持写有字的牌子,布阵而舞。代表作品有《圣寿乐》《南诏奉圣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震烁中外的强大王朝,不仅政治军事强盛,更在文化艺术上发展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所以,这个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出现了很多种类、派别和代表性的人物,除了上文列数的舞蹈之外,还有队舞、歌舞戏、歌舞曲,还出现了专业的舞谱。至于舞者方面,上至宫廷贵族,下至酒肆食寮,都有大量的歌舞者表演。比如唐玄宗时贵妃杨玉环,即是当时口耳相传的舞蹈高手,据部分史料记载,著名的《霓裳羽衣》便是杨贵妃所创。还有民间著名的健舞高手公孙大娘,《剑器》一舞动四方。除了这些专业的舞者表演,民间自发的歌舞活动也不断,每年春天时,踏青而舞的“踏歌”即是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发展后果,五代十国中,只有南部的地区较为安定,如南唐、西蜀等地。政局安定,文化就较为发达,在乐舞上,这些朝代大多继承唐朝乐舞,但是繁荣程度已经远远不及唐朝。当时的乐舞代表作有前蜀王王衍朝编制的《折红莲队》,可看作是对唐朝队舞的传承。

宋、元、明、清时期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建立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汉族中央集权王朝——宋。众所周知,宋朝史分南宋、北宋,史称两宋时期。两宋的建都地址和政治格局大相径庭。宋朝国力虽不及唐朝强盛,但是其独特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发展轨迹及时代背景,却让歌舞艺术在民间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歌舞发展迅速,同时也给舞蹈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纯舞蹈”开始没落,而融合多种表演手段的戏曲杂技和大曲,则开始初具雏形。两宋时期,宫廷舞蹈日益僵化,只剩下了礼仪祭祀功能,娱乐欣赏功能已经远远不及民间歌舞。宋宫廷歌舞大多沿袭唐代,主要表演的是队舞和歌舞大曲,比较有名的作品是《剑器》《胡腾》等。与宫廷歌舞相比,活跃在广大农村、城镇的“村歌社舞”空前繁荣,这些民间歌舞种类繁多,流传普遍,广大百姓喜闻乐见。民间歌舞的发展,慢慢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固定表演歌舞的场所,名曰“勾栏”“瓦子”,一些歌舞表演艺人常驻于此,不间断地进行歌舞表演,并且相互之间进行学习、切磋、竞争和改进,由此,推动了不同种类歌舞表演之间的融合。专业的歌舞表演中比较有名的有《舞旋》《舞蛮牌》《花鼓》等。除了专业的歌舞表演,民间还会在一些特殊的节庆日子组织普通百姓进行歌舞表演,称为“社火”,形式上很像前朝的“队舞”和“舞队”。但是,社火也并不是纯舞蹈的表演,更多的是技艺的展示,表演的种类涵盖了杂技、歌唱、舞蹈等方方面面。当时流传较广的社火歌舞有:《村田乐》《讶鼓》《十斋郎》《鲍老》《装神鬼》《傩舞》等。两宋时期的歌舞成就,值得一提的就是德寿宫舞谱,据传,此舞谱包括手、眼、身段、步态、舞蹈队形等方面的记录,但原谱已失传。还有就是舞蹈对于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宋朝歌舞大量传入高丽,对于朝鲜半岛的舞蹈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南北合并。元朝入主中原,不仅在政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文化方面,也带来与前朝不同的风貌。因建立元朝的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歌舞极具特色,与前朝的汉族乐舞相互融合后,给歌舞带来了不一样的风貌。元朝的宫廷乐舞改“队舞”为“乐队”的名字,主要的作品有《乐音王队》《寿星队》《礼乐队》《说法队》。“乐队”结构繁复,人数众多,有多种多样的服饰、道具,代表着舞蹈中不同的人物角色。除了表演性极强的“乐队”外,元朝宫廷祭祀用舞蹈也称为“雅乐”,分为“文舞”“武舞”两大类,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时表演。元代民间的歌舞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最有名的当属元杂剧,此外,元朝在纯舞蹈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十六天魔舞》,这是一个女子群舞,初创时是为了佛事表演,但这个舞蹈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表演的次数和场合越来越多,在宫宴中也经常出现。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虽然明的前朝是蒙古族的元朝,但是,在文化艺术方面,明朝并没有完全继承元朝的遗制,只在雅乐方面继承了“文舞”“武舞”的设置,其余的则更贴近宋朝的特点。明朝时期,戏曲日臻完善,并成为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宴乐舞蹈的功能慢慢退化为只为祭祀和典礼用。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很注重与邻邦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明朝的“四夷乐”部,较之以前诸朝,人数更多,乐舞也更多,明朝培养了很多演员用以在宫廷中表演四夷乐舞。除此之外,明朝的朱载堉和他的舞谱也是中国舞蹈史上重要的一笔。朱载堉(1536—1611),明朝著名的乐律家、数学家、历学家,他是把“舞”从“乐舞”中独立出来的中国第一人,首次提出“舞学”的概念,他在“舞学”上的主要成就有舞论和舞谱两方面。朱载堉的舞论,主要是《律吕精义外篇》第九卷《论舞学不可废》,他认为,舞蹈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人们有了感受而宣泄情感,以不同的舞蹈形式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同时他也认为舞蹈有社会作用和教化人心的作用,应该恢复礼制乐舞,像周朝一样“制礼作乐”,从而让乐舞在巩固封建统治中起到作用。基于这种思想,朱载堉编制了拟古舞谱,希望借由这些舞谱,能够恢复古乐舞及古乐舞的教化职能。他编制的舞谱有《六代小舞谱》《人舞谱》《灵星小舞谱》《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之图》《二佾缀兆图》《小舞乡乐谱》。前五种舞谱都有舞姿图或是队形图,第六种舞谱只有用文字说明的舞蹈动作。

《小舞乡乐谱》的文字说明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与元朝相比,清朝统治时间更久,对于汉族文化的吸收借鉴和影响也更为深远。《清史稿·乐志》记载,清代宫廷宴享乐舞名为“队舞”,与宋代宫廷一样,但是,清朝的“队舞”加入了鲜明的满族民族色彩,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很多狩猎、战争等内容,主要是表现女真族祖先的生活战斗场面。“队舞”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有《扬烈舞》《喜起舞》《德胜舞》等。除此之外,清朝延续明朝的传统,于宫廷宴享中表演别国别民族的歌舞,《瓦尔喀部乐舞》《朝鲜国俳》《蒙古乐》《回部乐》《番子乐》《廓尔喀部乐》《缅甸国乐》《安南国乐》都是清朝宫廷常常表演的异域歌舞。除了这些舞蹈作品之外,清朝宫廷还出现了一位深得宫廷贵族喜爱的舞蹈家——裕容龄。

裕容龄老照片

她是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也是唯一曾经得到“现代舞之母”邓肯亲自教导的中国人。1902年,裕容龄二十岁时在巴黎公开登台演出,表演的两个作品是《希腊舞》和《玫瑰与蝴蝶》,受到观众广泛好评。1903年,裕容龄随家人回国,回到中国后的裕容龄,得以学习、吸收、借鉴中国戏曲和民间舞蹈的特色,并融入她创作的作品之中。这个时期,裕容龄创作并演出了《扇子舞》《菩萨舞》《剑舞》《荷花仙子舞》《如意舞》等,深得慈禧的喜爱。

裕容龄表演《剑舞》时留下的老照片

清朝的民间歌舞较之宫廷,发展得更为广泛和蓬勃,因为清朝民风较之前朝更为开化,每逢节庆,民间自发进行的集会和歌舞表演更多。春节时民间表演的《龙灯》,是流传甚广的“龙舞”的一种,其余还有《烛龙》《竹龙》《渡水龙》《布龙》《百叶龙》《段龙》《板凳龙》《草龙》《香火龙》《水龙》等等,可谓形式多样,各地都有不同的表演方式,让百姓喜闻乐见。除了“龙舞”,“狮舞”“秧歌”也很受欢迎。另外,清朝的本民族特色舞蹈《萨满舞》,原来是满族祭祀用,后慢慢演变成一种表演歌舞,常常在宫廷和民间进行。但在民间,人们更爱表演的是《傩舞》,也称《面具舞》,原用途跟《萨满舞》一样,是为了祭祀驱鬼。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