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布依族八音坐唱的渊源及流布
所属图书:《布依族八音坐唱》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0字

第一节 布依八音的渊源及流布

八音这一民族艺术,到底何年何月产生形成,由于经史不传,志书无载,年湮代谢,荒疏难考,但从这一地域范围内相关艺术形式的活动中,则端倪可见。

(注: △兴义八音堂表演的八音坐唱)

据史实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八音就在桂东南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八音源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录有一条《平南乐》,文称:“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可知,《平南乐》是流行于广西诸郡(桂东南)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吹打器乐合奏音乐,广泛地应用于民间的祭祀、婚嫁、丧葬等活动中。但这一曲种不是当地“土人”的民间乐奏,而是到平南定居的将士教习的,即是外来曲种。由于音乐很美,“土人”非常喜爱,于是在桂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广泛地传播。据考,《平南乐》就是当时(北宋时期)流传在这一区域范围内民间的八音。

(注: △活跃在民俗活动中的南龙八音班)

到了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八音由于当地民族喜庆吉日之需要,在器乐合奏中加入了一些简短的民俗、喜庆内容的演唱,并吸收其他戏曲特色,把纯乐曲变为说唱,丰富了演唱内容。这时的八音,已发展成为有演唱参与的器乐合奏——“八音唱弹”。《粤西文载》卷一称:陈琏,广东东莞人,明洪武举人,为桂林教授。在他的《大成乐赋并序》(赋略)中说:“晚年春丁祭,八音克谐,六佾整肃,神人乃和,时观听者咸相与叹赏,以为盛朝盛事。”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明代流行在桂东南一带的八音,不仅用于祭祀盛典,同时,还伴有傩形态的歌舞,其规模十分宏大。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流行在桂东南一带的八音,其演奏乐器的结构,演奏形式及其功用,与现在流行于民间的八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可以看出,它对于以后这一地域范围内民间八音的产生和形成,是有其必然的影响的。

明末清初,八音在桂西北一带已十分盛行,据有关资料载,清初时期,“整个珠江流域,以及百色、龙州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踪迹”,以致清戏剧家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记述了几天之内在这一地域范围内连续看了数场八音班表演的盛况,可见八音当时流传之普遍、繁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坦园日记》中还记述,当时连官场活动都少不了要请八音班去献艺。这些文献阐明了八音当时已发展为不挂衣登场的“板凳戏”,即坐着说唱文本曲目。

明末清初,据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称:“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有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装,而多用锣鼓……”至此,八音已发展成曲艺形式,故称八音坐唱或“八音弹唱”。

(注: △八音坐弹)

在“拨粤归黔”之前,黔西南的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属布依族第一土语区,与广西的百色、田林、隆林、西林、凌云等县,俱属同一行政辖区——泗城州,因而交往甚繁,在几百年间,广西境内的八音,逐渐由桂东南向桂西北流布,并很快流入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聚居区。故八音流入民族地区,亦包括南盘江范围。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布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八音也就随之缓慢地衍变着,自生自灭。历史上有很多曾经活跃于盘江流域的布依八音班现已消失了,迄今,唯有南盘江畔布依族村寨的八音,由于深深扎根于当地布依传流民俗文化土壤,才得以生存下来,并在艰难的环境中缓慢地发展着。

现在的八音即布依八音,多在婚嫁、祭祀、祝寿、立房、春节等民俗节日活动中操布依语演唱。音乐、唱词淳朴优美,易学易唱,极富艺术感染力,颇符合布依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深受布依族群众喜爱。

时至今日,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市)沿南盘江畔的布依族村寨,就传承下八音坐唱的“布依八音班”共19个。

20世纪80年代,经州文化主管部门调查、挖掘,整理材料上报,并邀请八音老艺人在“贵州省布依族曲艺研讨会”上临场表演,经专家和学者鉴别、认定,正式定为民族绝唱艺术——布依八音,载入《中国民族曲艺志》。

(注: △万峰林景区八音队表演八音)

布依族八音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