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兴义布依族人民与盘江布依文化
所属图书:《布依族八音坐唱》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第三节 兴义布依族人民与盘江布依文化

居住在兴义市南盘江畔的布依族人民喜爱八音,从数百年的八音传承中,他们以八音相伴,用八音祈福,红白喜事,都离不了八音,久之,形成了盘江布依文化深厚的底蕴。

这些厚重的布依文化,是与当地“王姓土司”对八音的热爱分不开的。

(注: △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牌匾)

巴结(现更名为南盘江镇),是贵州省兴义市所辖的一个乡镇,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布依文化沉淀的重镇。1992年曾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巴结布依八音艺术之乡”,2008年兴义巴结片区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它似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盘江的万峰湖畔,发出熠熠光亮。

巴结,在历史上是布依文化发展的闪光点,是布依戏曲——土戏的源头,是布依曲艺八音坐唱的历史基地。

早在270多年以前,巴结隶属于普安州判。当地的布依族王姓“土司”就从事八音坐唱和土戏的发掘。

《兴义县志》载:明末清初,布依族传统祭祀多已不戴面具,“老摩”跳神时的祭祀词中,已含有类似折子戏和本民族民间故事唱段。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后,王姓土司仍世袭其亭目之职,其宗支王孝五等常请族人参加传统祭祀,在“老摩”主持下,让部分族中子弟参加吹打跳神的祭祀活动。到嘉庆二年(1797年)时,王姓土司族子王金龙等,一面兴办私塾教育子弟,一面与族人就祭祀跳神中的唱段补充改编,加上情节人物,在节日酒宴中作消遣跳唱。自此,土戏已具雏形,并从祭祀活动中分离开来,在巴结民间出现,形成了王姓家族的族中戏。可见,巴结王姓土司族子王孝五率先从“老摩公”的祭祀词中提取含民间故事的唱段、说唱段,应用到八音演唱中,后经族子王金龙不断发展,形成王姓家族的“族中戏”。

巴结的王姓土司在节日和宴请宾客中,常以八音坐唱庆贺迎宾。与此同时,“土司”族人在实践中就注重八音承传和对土戏的丰富、提高。据《兴义县志》记载:“兴义巴结王姓土司的族中戏,在王氏的后辈中代代相传。历经数代,逐渐分行当、配乐队,吸收部分祭祀乐曲来丰富自己。其中吸取‘八音’13个曲牌。”

“清光绪初期(1875年),粗具演出形式,在族人王寿山等人倡议下,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一批服装,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唱,并在南盘江两岸流动演出。”

(注: △老巴结全景)

在这个时期,巴结八音班、土戏班,除了源于本民族经咒的“古歌”和民间传说的曲目外,移植了大量外来曲目、剧目,如《梁山伯·祝英台》、《七姊妹》(即《穆桂英》)、《杨家将》、《元龙太子》和广西彩调剧目《王三打鸟》等。从此,巴结的八音坐唱、土戏在南盘江颇负盛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盐运使岑毓琦在广西那劳做寿,邀请云南壮剧、沙剧,广西当地的壮剧,贵州巴结的八音、土戏共13个戏班,于宫保院外搭起3个高台,进行了六天六夜的演出活动,观众达数千人之多。无怪广西作家岑隆业在他撰写的《那劳壮剧源流初探》中写道:“此一举,是历史上壮剧、布依戏的大会演、大检阅、大交流”。

清末,经王寿山、王顺新、王肇志等培养的八音接班人王礼贤、王振兴、王友益、王利畅等人,成了不同时期盘江布依八音班的骨干和“交艺”(即“领导”)“卜拴艺”(导演),“卜谷艺”(掌卷)。

巴结八音班的王友益,为提高八音的质量,扩大八音的传播,他自己出钱于民国初年(1912年)到广西购置乐器、服装、道具、民间说唱本等,带回巴结,充实八音与土戏并大胆地收八音的13支曲牌应用到土戏中,形成土戏的“正调”唱腔,受到欢迎。

(注: △布依戏第一个上台的女花旦,王友益侄女韦忠国在接受记者采访)

与此同时,王友益打破陈规陋习,突破“不让女人上台演唱”,“女人上台全寨子要倒霉”的习俗,让自己的独生女儿和亲侄女学唱,上台表演,引起轰动。

为扩大影响,王友益亲自率班多次到广西隆林者浪和西林纳劳演唱八音和土戏。

王友益的行为,受到盘江布依人的称赞。

“提起‘八音’和‘土戏’,不会忘记王友益!”

这是兴义巴结后人常说的口头语。

随着时光的流逝,加上诸多因素,导致巴结的布依艺术品种逐年“缩水”,面临消亡的境地。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下,有了新的转机,并日趋壮大。土戏被国家审定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布依戏”,布依八音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布依八音坐唱”,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在全国乃至世界推广。

布依族八音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