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禅武双修:少林功夫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杂技与竞技》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禅武双修: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名片

姓  名:

出生朝代:

分布区域:

简  介:

少林功夫伴随着少林寺1500多年的历史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保卫寺产的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技术完备、内涵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根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552套,另外还有72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156套。现在流传下来的少林功夫套路有200余套,其中拳术100余套,器械80余套,对练等其他功法数十余套路。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

少林传说

相传,迄今1500多年前,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由于终日面壁静坐,不免筋骨困倦,加上在深山老林,野兽不断侵扰,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等人仿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按照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

达摩在空暇时间,练习了几手用链、棍、杖、剑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称之为“达摩链”“达摩杖”“达摩剑”。此后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发展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手”。这套健身术,后经历代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拳术,共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公元6世纪末,少林寺为保护寺产,组织僧人习武,后来逐步演变成系统完善的少林功夫。

不过在当前学界认为,“达摩创拳说”是一种附会。少林习武之风实际上始自北齐武僧——僧稠禅师。

名扬江湖

隋唐之际,少林武功,已享盛名。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留传下了“13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

到了金末元初之际,少林拳有了较大的发展。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觉远、李叟等人,精心研究少林拳法,并注意拳法的整理和传授。他们将少林拳中的“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发展到一百七十三手。明末清初至清咸丰年间,少林拳术由外家拳参合内家,内外技法融溶,由原来重练外刚、主于搏人,向“内外交修”演进。

禅武双修

少林功夫是在佛教文化空间里,由僧人来传承的,以禅的境界为最高追求的。禅宗以“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少林武术亦“参正禅机,冀臻上乘”,于是便有了少林武术“内外交修之旨,身心两修之功”的美名。

“身心两修”之心是指在少林武术之小道中,用心去体悟那个不能用语言表述的天地万物之大道,是哲学性精神修养行为;“身心两修”之身是指外在的生理机能,“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都是体育性生理锻炼行为。

少林寺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习武也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禅武合一”。在少林寺,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即武是禅的表现,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是武的精神本质,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也就是禅道。武是动的,禅是静的,少林功夫将这动、静熔为一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少林功夫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平衡、刚柔相继、天人合一等),套路与套路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所照应。

功夫套路

少林功夫分为拳术、器械和功夫三方面。

少林拳是少林功夫的核心,对手、眼、身、步法都有严格要求。少林拳又分为外功拳和内功拳,外功拳雄猛迅疾、凌厉刚劲,内功拳寓柔于刚,尤为难练。以拳种分主要包括少林金刚拳、少林五合拳、少林看家拳、心意把、大洪拳、小洪拳等;以地域分则包括嵩山少林拳法、南少林拳法和北少林拳法等。

“主于搏人”的少林功夫

少林拳法有五个特点:一、拳打一条线,即演练时进退起落全在一条线上进行;二、拳打卧牛之地,少林拳不尚花招,在卧牛之地即可发挥出其威力;三、拳打一口气,练拳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四、打人不见形,以迅疾刚劲著称;五、借力打人,顺势功敌,以智胜蛮。

少林器械主要包括少林刀、枪、剑、棍、九节鞭、暗器、稀有兵器(虎头钩、方便铲、达摩杖、牛角拐等)等。

少林绝技则主要包括散打与格斗、少林气功、少林打擂秘诀、少林点穴法、少林擒拿法、少林七十二艺、少林长寿法、少林寺伤科等。

少林寺拳术演练壁画(河南登封少林寺白衣殿壁画)

少林功夫体系中以棍术最为著名。明代,少林棍法已闻名于世,戚继光、郑若曾、程宗猷、茅元仪、吴殳等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如戚继光在讨论武术流派的时候说:“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记载了明代“三十有一”“使棍之家”,首提“少林棍法”;程宗猷认为少林棍法为“无上菩提”;茅元仪在其军事著作《武备志》中认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明清之际的吴殳更是将少林棍法称为“棍家绝业”。

拓展阅读

十三棍僧救唐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西域胡人王世充趁乱霸占洛阳,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为了争夺皇位,叔侄二人终日征战,使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是时,洛阳城郊的少林寺住着十三个武艺高强的武僧,管理着少林寺的百亩田地,喂牛羊马,生活恬静。有一天,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见有对夫妇在谷草垛后小声说话,原来他们是青泥沱人,听说唐王(唐王李渊,唐高祖,李世民之父)那里年景好,便打算闯潼关去那里要饭。在逃荒中,偶然拾获一个刻有“秦王之印”的玉印,据说丢印的是一个被抓的郎中。智守一听,连忙把这夫妇带进庄院,当着主僧志操的面让他俩把事情经过又说了一遍。少林寺的僧人留下玉印,纷纷议论,夫妇口中的“郎中”可能就是秦王李世民。

唐王李渊和秦王李世民父子,明事理、顺民心,他们治理的关内领辖,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而洛阳城的王世充虽自称皇帝,但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少林上座僧善护决定,立即奔赴洛阳搭救李世民。十三人扮成挑柴汉,混在人群中,前往洛阳监狱,运用计谋和高超的武艺,成功俘虏王仁则,救出李世民,与唐王李渊的兵马顺利会师,将玉印和俘虏王仁则一同交给李世民,得胜回到了少林寺。

多年后,李世民成功当上了大唐皇帝,念及救命之恩,回到洛阳寻找十三位少林武僧,封武僧之一——昙宗为大将军,其他十二个僧人并不贪恋权势,婉拒了李世民,便各自云游去了,这一段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段佳话。

少林寺山门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杂技与竞技